读歷史,看人生,缘聚缘散!
网上歷史文章向大家推荐:
原创 歷史风云录 2025年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B9DniaCM8/
1947 年,病榻上的林徽因已被病痛折磨得形容憔悴。在意识的混沌与清醒之间,她仿佛穿越回了那段青春岁月,竟不由自主地喊出了“徐志摩”的名字。待意识稍一清明,她眼神中透着执着与挣扎,艰难地吐出一句话:“请让我见一见张幼仪!”
当这个消息传至张幼仪(银行家和企业家)耳中,她整个人如遭雷击,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瞬间将她淹沒。思绪一下子飘回到初到伦敦的时光,那时的她,满心都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天真地以为只要能时刻陪伴在徐志摩身边,便能捂热他那颗冷漠的心。
于是,在那些日子里,每日晨曦未露,张幼仪便早早起身,在简陋的厨房中忙碌,精心准备早餐。用餐时,她总是卑微地站在一旁,静静侍奉徐志摩,眼神中满是小心翼翼与殷切期待。家中的大小家务,从洗衣做饭到洒扫庭除,她一人全部包揽,只盼能为徐志摩营造一个清爽舒适的家。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次年,张幼仪惊喜地发现自己有了身孕。那一刻,她满心欢喜,以为这个即将到来的小生命能成为她与徐志摩感情的黏合剂。可她万万沒想到,等来的竟是徐志摩如冰刀般冷酷的话语:“这个孩子绝对不能要!你去把他打掉!” 张幼仪瞬间如遭电击,整个人都愣住了。她难以置信,眼前这个自己托付终身的男人,竟如此绝情,将亲生骨肉视作无足轻重的草芥。
那一刻,张幼仪心中的幻想彻底如泡沫般破碎。她终于看清了这个看似仪表堂堂的枕边人,原来在他心中,自己和孩子的性命竟如此不值一提。凭借女人特有的直觉,张幼仪隐隐感觉到,徐志摩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
经过一段时间不动声色的观察,她终于知晓了林徽因的存在。当看到林徽因照片的瞬间,张幼仪只觉五雷轰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照片中的少女,优雅美丽,浑身散发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在各个方面都将自己彻底碾压。那一刻,张幼仪心中只剩下深深的自惭形秽。
但张幼仪终究不是软弱之人,她默默擦干眼泪,一言不发地收拾好行囊,决然地离开那个曾经寄予无数希望的家,投奔自己的哥哥。沒过多久,一份离婚通知便寄到了徐志摩手中。徐志摩看到通知,欣喜若狂,他满心以为追求林徽因的障碍已然扫除,迫不及待地向林徽因求婚,却惨遭拒绝。
自那以后,徐志摩去世后的许多年里,张幼仪都刻意回避这段痛苦的往事,不愿再去触碰心中那道深深的伤痕。
而如今,听完林家人的诉说,张幼仪陷入了沉思。过往的爱恨情仇在脑海中交织,她不知该如何抉择。就在这时,她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儿子阿欢。阿欢,那是徐志摩留在世间唯一的血脉。看着儿子,张幼仪心中一动,最终,她带着儿子,缓缓来到了林徽因的病床前。
林徽因看到徐志摩的儿子阿欢,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光亮,仿佛看到了往昔岁月的影子,紧接着,泪水便盈满了眼眶。当她的目光转向张幼仪时,只是静静地望着她,脑袋不由自主地转过来又转过去,眼神中透着復杂的情绪。
此时的张幼仪,经过岁月的磨砺,已然成为纵横商场的女强人。然而,站在病重的林徽因面前,那些过往的自卑情绪竟又悄然涌上心头。
终于,林徽因艰难地开口,声音微弱却清晰:“终于见到了,幼仪,我对不起你,但我不后悔。” 这句话,如重锤般砸在张幼仪心上,她记了一辈子,也感慨了一辈子。她明白“对不起”背后的深意,可对于那句“不后悔”,却始终难以释怀。
直到有一天,张幼仪再次来到英国,站在那座徐志摩曾经无数次挥洒青春、慷慨激昂的桥上。微风拂过,往事如电影般在她眼前一一闪过。就在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林徽因的话:人生的幸运并非在于一帆风顺,而是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遇见那个人,哪怕爱过恨过,也都值得,都不应后悔!
也许是心中多年的郁结终于解开,奇妙的是,林徽因的病情竟奇迹般地好转起来,又过了 8 年才离世。而张幼仪,凭借她的大度、善良和自立自强,赢得了众人广泛的贊誉,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史美颐
空想、幻想多于理想。老差骨说,天下事,钱银、女人而已,这里只谈男女事!
上载日期:202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