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山边的紫花,润物细无声

山边的紫花,润物细无声

何紫不经不觉间已逝世31周年了,但他的散文、童话、阳光与童心仍常存在许多人的心中。

 

何紫育有两子一女,两位公子早已移居外国多年,而女儿何紫薇还留在香港。她为了与母亲有更多相见相处的机会,选择了也在旧居般咸道置业,可与母亲同住一座大厦。而何紫的夫人今年已83岁了,而且精神奕奕,令人恩惠。

 

 

阿浓、何紫的缘份

笔者认识紫薇是最近一次与阿浓茶聚的原故。

其实阿浓和何紫是同一代人,阿浓年长何紫4年,两人早在30岁左右已认识交往,后来更成为挚友。两人都在不同的报刊写专栏文章,当年最文艺和受知识份子欢迎的报章,首推《华侨日报》和《明报》。

 

何紫曾任前者的副刊编辑。另外阿浓和何紫也曾在《明报》合写「短传集」的栏目4年之久。那时侯他们每人负责隔天写一篇文章,就如乒乓球一様,节奏明快。

 

一般而言,何紫写有关儿童的文章较多,而阿浓比较多写青少年及教育的题材,毕竟,当年,阿浓是官校教师,较了解老师的处境,而何紫只有培侨中学任教师3年,之后从事《儿童报》的编辑工作,从以开始了他文化教育的事业。何紫自言他是个「大孩子」,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能代入孩子的角色去观察、感受,所以童话童诗都有童心童趣。

 

潘金英及潘明珠两位为人熟悉的儿童文学作家都视何紫为伯乐。潘氏姊妹更认定他是「香港儿童文学之父」。

金英在她的硕士论文的功课中,也是研究何紫在香港儿童文学的贡献。据我所知,香港也有不少人有兴趣硏究何紫的一生成就,当中包括小学校长陈瑞良。何紫薇也邀请了他一起在书展的讲座中分享他喜爱何紫的原因和对他的影响。

 
 

逝世25周年 女儿出版访谈录

日前,我相约了紫薇和我的好友连民安一起茶聚,目的是「以文会友」。因为民安是中学的中文科老师,自青少年开始已迷何紫的文字,他又是一位业余的收藏爱好者,特別爱收藏书刊杂志,他便带来了他4本何紫的珍藏,包括他的成名作《40儿童故事》,4本书已有30、40年的歷史,当然已经发黄,但何紫的情怀、正气、阳光仍要照耀世人。

我们三人倾倾谈谈了近3小时,可说是尽庆了。大家有说不尽的话题,何紫其人其事其文,都令人津津乐道呢!

 

紫薇说人到中年,要想做些更有意义的事,她在2016年,何紫逝世25周年的纪念活动中,重燃去总结及传承爸爸的火苗。她除了到书展和学校分享爸爸生前逸事外,还和马辉洪一起筹划一本纪念何紫的访谈录。

 

访问的事情由2019年11月开始至2022年4月完成,总计歷时两年半。她联络了何紫生前的挚友良伴,如阿浓、小思、陈耀南、周兆祥、潘金英、潘明珠及周蜜蜜等十多位香港着名的作家和文化人,他们接到紫薇的邀请无不立刻答应,沒有任何一人拒绝,由此可知何紫人缘甚佳,大部分受访者视他为良师益友、前辈伯乐,访问能让他们怀缅昔日和何紫之间的情义,众人都乐在其中,乐见其成。

 

 

不像她爸爸的速战速决,紫薇的书是慢工出细货的。处理好文字记录部分后,紫薇想了一个很好的书名《润物无声──何紫和那时代人物访谈集》並邀请了胡燕青画了一幅大自然画作封面,确实清新脱俗,何紫确实是一道清泉活水,他不但是香港文坛的一株奇葩,更为香港文坛开辟了大片的土地和自然资源,扶腋后进,他先后创立山边社、香港儿童文艺协会、《阳光之家月刋》等。

 

他不但笔耕不辍,而且为不同的作者出版各式各样的书刊。他是「捧着一颗心来」的,出版从不计较利润,最重要是裨益社会。山边社在他以一人之力,竟可在10年间出版600余本书籍可说令人匪疑所思,甚至瞠目结舌。

 

何紫的能力和勤力、 童心和无私都赢得人对他的支持和敬重,他的一生仿佛太短,只可说是天妒英才,十分可惜。但以逆向思维来想,他已超额完成了他的任务。如果以计算他所做过的事、作过的贡献、影响过的人,可说是不枉此生。生命虽短,而热力四射呢!他已倾尽自己,也完成了「何紫」之名。

 

广结善缘 为儿童服务

「何」字从人从可,意思可说成人人可以,有「尽其在我」的自信。另外,我们常说的「六何法」,何紫都有实践:无论何人何事何地都全力以赴,凡事都想如何处理、如何做得更好。另外,他是顺德人,也做到「顺得人」,有求必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他广结善缘,一生都为儿童及青少年服务和奉献。顺德人都爱吃美食,所以何紫中年发福,但面对癌病也积极、乐观面对。顺德是鱼米之乡,养蚕缫丝,「紫」字是由「此」和「丝」两部分组成,何紫就如一条肥大的蚕儿,每天吃着吃着有益的桑叶,之后不断吐出优质的蚕丝来,让人穿出优质的衣服,美轮美奂,高贵大方。

 

「君子不器」,正如小思老师在《润物无声》访问中提到,怎样去总结何紫的一生成就,「儿童文学家」已太窄了,「青少年读物出版家」也许较接近一点,但我相信香港上世纪80、90年代最杰出的文化人、出版人、文坛巨匠,应当之无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确可以是一个总结。《润物无声》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作品,不单可以怀缅过去,更能了解文化人的努力和承传,此书荣获香港出版双年奬,实致名归!我诚意推荐。

 
 
作者:陈家伟
陈博士为新界妇孺会梁省德学校校长,曾任优才(杨殷有娣)书院小学部校长,德萃教育机搆幼、小、中教育总监。先后出版各类书籍共12种,也在不同媒体发表文章及主持文教节目。
 
原文刊登在灼见名家网站: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山邊的紫花,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