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説韩信,谈感恩

説韩信,谈感恩

韩信是个传奇人物,值得大家去多点认识和了解他的为人和经歷,许多成语、谚语、典故都与他有关。

 

他的少年、壮年和晚年先后经歷了秦亡、楚汉相争、汉的建立,可谓风云变色中的叱咤风云人物!

 

感恩是一个重要的性情。中国人常説「感恩图报」,因为別人对自己好不是绝对、必须的。他们照顾自己、宠幸自己、悉心培养、用心教导、提携传授、循循善诱都不是必然要做的事,所以做人要懂得「观功念恩」,切勿「观过念怨」,对人产生敌意。

 

 

重情重义的传奇人物

中国歷史上有很多关于感恩和报恩的故事,韩信「一饭之恩」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熟能详。当韩信落难时,他在河边遇到一位素未谋面的妇人,她见韩信肚饿得很,就好心煮些饭菜接济他。只是萍水相逢,她竟然伸出援手,还免费提供了十数天的饭餸给他。

 

后来韩信出人头地,衣锦还乡,还念念不忘这位恩人,要到处寻找老妇的下落,给她大量的金银财宝,以报多年前的恩,韩信的重情重义,可见一斑。

 

 

其实,韩信是个传奇人物,值得大家去多点认识和了解他的为人和经歷,许多成语、谚语、典故都与他有关。例如「胯下之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鸟尽弓藏」等,他的少年、壮年和晚年先后经歷了秦亡、楚汉相争、汉的建立,可谓风云变色中的叱咤风云人物!

 

 

胯下之辱  大将之风

秦虽然统一六国,但六国遗民皆不服秦的高压统治,当时便盛传一句流言──「亡秦必楚也」(编按: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而韩信是正是楚国淮阴人,生得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但寄人篱下,常被嫂嫂看轻、冷嘲热讽,最终出走,去闯天下。

 

韩信胸怀大志,喜习武和鑚研兵法,年少时很爱负剑而行。一次,他在街上遇到一班无赖,他们觉得韩信这个黄毛小子总爱摆架子、自以为是、惹人不满,故意刁难,要落他的脸。韩信为了不生事,招惹麻烦,最终受了胯下之辱,韩信能沉着气,忍辱负重,有大将之风。

 

 
 

言兵莫过孙武,用兵莫过韩信

秦末,天下大乱,项梁率先起兵,韩信立刻响应,因为他是非常爱国的。项梁死后,侄项羽继承了他的位置,接收了他的兵将。但项羽本人骁勇善战,所以看不起韩信,韩在其下,投闲置散,最终韩信转投刘邦阵营。

 

楚汉相争歷时五载,最初项羽比刘邦强势得多,在大好形势下,项羽不懂用人、不听范曾之言,错失「鸿门宴」杀敌之良机。而最大的损失是令韩信转投刘邦阵营,此消彼长,两方势力扯平。

 

韩信擅兵法,有领万军之能,是个卓越的军事奇才。

有説「言兵莫过孙武,用兵莫过韩信」,韩信是杰出的军事家,与彭越和英布合称汉初的三大名将。其实,以韩信的势力,他是可以和项羽、刘邦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但韩信为人忠于上司,沒有谋反的意图,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邦原是个小亭长,出身草芥,难以和贵族出身的项羽相比,但他身边有不少人才,包括识于微时的萧何、能运筹帷握的张良和擅于点兵的韩信,3人均为刘邦的左肩右膀,获喻为「汉初三杰」。

 

张良聪明绝顶,他知所进退,功成身退,留得姓命;韩信虽无异心,但功高盖主,最后被萧何诱骗入宫被杀,替刘邦剷除心腹大患。

 

所以对韩信来説,「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是位文官,对刘邦较少威胁,幸保性命。韩信之死可用「鸟尽弓藏」来形容:「飞鸟尽,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错不在良弓和猎狗呢!

 

楚人民族性

楚汉相争,汉胜楚败,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故事,而韩信则是一个传奇、一个壮士、一个英雄。楚人有其民族性,「西楚霸王」项羽不要锦衣夜行,要衣锦还乡。

 

垓下之围,本可渡江,但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最后乌江自刎。或许,他逃脱后可东山再起;韩信若真的起兵谋反,江山会落在谁人手上,仍是未知之数。刘邦得天下,开启中国歷史的第一个大朝代,西汉及东汉凡400年。汉承秦起,冷手执上热煎堆,幸甚!幸甚!

 
作者:陈家伟
陈博士为新界妇孺会梁省德学校校长,曾任优才(杨殷有娣)书院小学部校长,德萃教育机搆幼、小、中教育总监。先后出版各类书籍共12种,也在不同媒体发表文章及主持文教节目。
 
原文刊登在灼见名家网站: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説韓信,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