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春分(壬寅年二月十八日)

春分(壬寅年二月十八日)

每年西历三月十九日至廿二日,当太阳到达了黄经零度的时候,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到达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的日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而《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亦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日,太阳会直射在赤道,南、北半球受到日照的时间将会一样长,昼夜平分。

从这天开始起,白天会越来越长,夜晚则一天比一天短。民间亦有谚语:「春分,日暝对分」、「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等说法。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昼夜各为十二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bau202203209gjbv

图源:网络

 

中国古代把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並发出闪电。事实上,打雷可能在春分日前的「惊蛰」已经来临,这会因应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春分后,中国南部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也相继回升,三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十三度至十五度,华南南部则多为十五度至十六度;但是,春分前后的华南地区常常有较强的冷空气入侵,令气温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五度以下。小股冷空气亦会接踵而至,可能会形成持续数天的低温阴雨,不利于农事。

 

bau20220319ayape

图源:网络

 

俗语说:「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麦子后插秧」。要是春分这一天下雨,就表示秋季会丰收。农民就在春分日前后忙种麦插秧,期待有个丰收年。气温上升,确实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及生长,而在平均温度约十二度以上的情况,对于水稻及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帮助。

然而,由于不时有冷空气侵扰,农作物感染病虫害的机率会大增。民间有谚语:「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时农夫会抓紧时机进行灌溉施肥,並防治病虫害,並且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在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

 

bau202203196xx5k

图源:网络

 

乍暖还寒的日子最易惹出个病来。俗语说:「春分有风发,郎中尽可杀;春分无雨下,郎中笑哈哈。」意思说,如果春分日颳东风,表示会下雨,天气即是正常,疾病自然少了,医生的生意就淡了。

 

如果此日颳西风不下雨,人们容易生病,医生就好生意了。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保健上亦是同一道理,人们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关键体现在精神、饮食、起居的调摄,否则在冷暖交替的时期会容易感染流行病。

 

除了要避忌大热、大寒的饮食及保持寒热均衡外,亦需要保持有规律的起居生活,定时睡眠,定量用餐,保持每天做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耍太极拳等,应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

 

bau202203191747m

图源:网络

 

香港新界地区一些乡村或氏族聚居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古老传统的祖堂制度,可能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早类似家族慈善基金组织的,由家延伸至族,而扩大到地方一处的社会组织的结构。

春分后天气回暖,适宜上坟扫墓。所以民间祭祖,大多是在每年农历的春分或秋分开始进行。祖堂或家族会有比较大型的祭祀活动,更因此有「春秋二祭」之说法。扫墓时会先在祖坟前陈列指定的牲礼和菜蔬,叫做「案菜」,然后进行祭礼的仪式─读祭文,依次跪拜,先男后女,焚化纸钱和祭文,以及把纸钱压在坟头等习俗。祭祖之前,首先把烧猪和酒、茶等抬到当地祠堂的侧厅,並对着「文昌帝」的神位进行祭祀及焚烧祝文后才正式祭祖。

 

祭祖时,村民会把供品抬到大供桌上,並会依着村民的辈份逐一上前,向祖先奉上酒、茶,最后仪式会以烧炮仗作结束。完成祭祖后,便进行所谓「分猪肉」的仪式。刚才用来祭祀祖先的烧猪,此时会抬到大厅中间,分成小份,任由参与者享用,以保各村民能得祖先庇荫,出入平安。

 

bau20220319zil51

图源:网络

 

老人家都认为,一年过得最舒服的日子在春秋二季。有说二八乱穿衣。就是二月、八月的时候,随便你穿吧,身体弱一点穿厚一点,身体好一点穿薄一点都沒有关係。反正天气不寒不热,亦寒也热,穿啥都沒关係,亦都有关係!

 

还深深的记得南怀谨老师的讲课。说,孔子着《春秋》,写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歷史,他为什么叫《春秋》,不称冬夏呢?春天是由冷变热,慢慢一点一点热起来。秋天是相反,夏天的热慢慢退掉,退到了秋天刚好凉爽,不算冷也不算热,所以春秋是持平的。不但气温如此,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春秋两季的日夜长短也是持平的。所以我们讲“春秋持平也”,是个天秤。古今人物,对于国家社会有沒有贡献,《春秋》在这个歷史上持平论之,所以“春秋”是持平之论的意思。

 

bau202203194qddn

图源:网络

 

歷史上有许多富有争议的大人物,站在权力的巅峰,一生儘管功绩累累,但也得罪了不少的人。就算盍棺,一时也不会得到一个公正评价, 不能定论功过。倒不如把一切所作所为交给歷史和后人来评价吧,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则天。武则天死后留下一个无字之碑,並沒有在墓碑文上写上一个字,或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任何评述,而是选择将自己的功过交给后人评说。人在做,天在看,歷史来者算帐,子孙后代承担!

 

春分,日夜相等,冷暖平分。如歷史洪流的一样,成败好坏,枯荣兴衰,”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何志平教授   金紫荆勛章
土生土长港人,香港首位眼科教授,前民政事务局局长、歷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对音乐艺术、人文科学、博雅教育、国际事务和关係都有深入研究及精闢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