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九(阳历7月7日)小暑天。太阳到达黄经一百零五度,就到了全年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
夏至时太阳直射地球的北回归缐,阳光射在地球上的时间也最长,又因为太阳热力射向地球,必须经过地面和大气加温,才能把热力储存在大气中,所以天气从夏至开始逐渐炎热,经过小暑,热度才逐渐升高。
从「小暑」开始,到「立秋」为止,这之间的三十一天,俗称「伏夏」季节,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极旺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热在三伏」。中国古代更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这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丝毫凉风,而所有风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的原故,蟋蟀都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脚下避暑热;而老鹰更因为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盘旋。
图源:网络
绿树浓荫,时到小暑。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在摄氏二十六度左右,虽然还不到最热的时候,但已感炎热。常年七月中旬,华南、东南都会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摄氏三十度,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的阶段。江淮地区梅雨先后结束,而秦岭以北之大地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华南、西南及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南中国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出现伏旱。
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带与南方暖空气交锋,出现雷暴。而雷暴是一种变化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甚至冰雹相伴,容易造成灾害。「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华南西部也进入暴雨最多的季节。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而在台湾,小暑也正是颱风季节。
图源:网络
天气渐渐的炎热,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一期稻作黄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黄」之说,也有「稻子一日熟三分」,「青稻沒青米」之农谚。「小暑吃芒果」,此时也是芒果成熟期。此外,这时也是丝瓜、苦瓜、黄瓜、冬瓜等「众瓜」的盛产期。小暑时节,也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季节,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
小暑的俗谚也特別有意思,而且有天气预报的作用:「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指大暑会有大水沖决圩堤的隐忧。「小暑温暾大暑热」就是说小暑不太热,大暑才炎热,农作物才有好收成。如果小暑太过炎热,农作物就不够结实。「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就是颳颱风的预兆。还有「六月初一,一雷压九颱,无雷便是颱」和「六月六下雨,一百日见霜」。
图源:网络
六月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已完全脱离梅雨期,而颱风就开始光临了。六月初六,相传古代皇帝于此日曝晒龙袍,「六月六,曝龙袍」而民间也于此日将衣服、棉被、书籍、图画等拿出来晾晒,以除去梅雨季节的湿气。六月初六,又称「天贶节」,俗谓是日会天门,並相信利用天门开的日子向神明祈求好运最为灵验。小暑开始六月天最热,人们最好「伏居」,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注意饮食,避免中暑。
以前新婚不久沒有夏天经验的新娘,与到初伏娘家必派人接女儿回娘家休息,称为「歇夏」。现在某些地方仍保持这种习俗,出嫁满四个月的新娘,在六月初六、十六或廿六,任择一天回娘家小住,回娘家要带「等路」(即礼物),小住后回婆家,而娘家也要为女儿准备带回婆家的礼物。
图源:网络
小暑节气代表一年中最热的天气,此时火气旺盛,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疲倦乏力,所以要平心静气。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原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态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係,有其一定规律。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也就是《礼记·月令》中所说的:「君子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
小暑节气天气炎热,正是吃小麦的时候,人们将「食新」称之为「吃辛」,也就是在小暑后第一个辛日吃新麦。今年的小暑节气当天就是辛日,所以今年小暑节气更要「吃辛」,辛也就是薪水。比如今年的正月初七为辛日,就被称为「七日得辛」,辛代表着金银细软,因此人们用「吃辛」来形容生活富裕,是一种美好的寓意。深层次的意思,更是要嚐辛,吃点苦,以铭前期之辛酸苦涩,记得来者不易。
图源:网络
小暑前两天,未月(六月)初六,即阳历7月4日,香港特区新班子刚出台上任,亦是天贶节,上天恩赐,东方角宿二星天门开启的好日子。这天也是「翻经节」,晒龙袍。香港故宫博物馆的对外开展国家文物,亦应了这天降祥瑞的良机。
在小暑这节气,愿众生静心养生,怀顾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平安。崇孝奉道,育民广福。国祚延永,寿历遐岁!
图源:网络
何志平教授 金紫荆勛章
土生土长港人,香港首位眼科教授,前民政事务局局长、歷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对音乐艺术、人文科学、博雅教育、国际事务和关係都有深入研究及精闢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