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时光倒流七十载 教育话当年

时光倒流七十载 教育话当年

新中国成立后,在内地各处都有人南迁到香港发展,也有有心办学的学人或团体南下办学。毕竟,当时的香港十分自由,容许私人办教育。内地,特別是广东省都有学校南下香港办学,当中有不少是有基督教背景的。

 

最近看了一本人物传记《英气》,记载了杨向杰这个人的故事。杨先生自小外号「阿咩」,曾经是大富人家的大倌,及后家道中落。1967年,他时年18岁,中学会考刚毕业之际,却因参与暴动而成为少年犯,被囚在赤柱18个月。那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捩点。

 

这本《阿咩正传》,让笔者有机会重温香港1950年代至今的歷史。笔者生于1965年,懂事之时,爸爸曾告诉我,他在1967年任职的广东信託银行发生挤提而后倒闭。我的脚头不好,出世不久后,他便失业了一段时间,忐忑不定!

 

《英气》(上卷)书影。(作者供图)

《英气》(上卷)书影。(作者供图)
 

重温昔日的香港教育史

 

除了政治、社会、经济的变迁外,我最感兴趣的是学校的改变和考试制度的改革。阿咩小学时,入读坚道的真光小学。升中试后,他考入金文泰官立中学,该校可说是当时中文学校的龙头学校。之后,阿咩出狱后又曾在两间私立中学任教。

 

上世纪70年代,适逢香港私立中学的黄金岁月,阅读这本书《英气》仿如回到过去,重温昔日的香港,令人知往识今。我不禁一口气把这本200多篇的书看完,以回味旧香港的艰难和幸福。这篇文章会分两篇,首先我会先写写香港着名的中文小学,然后会写写香港的1970及1980年代私立中学的概况,资料主要来自这本书,透过阿咩这个人物的经歷,窥看香港的概况而矣。

 

新中国成立后,内地各处都有人南迁到香港发展,也有有心办学的学人或团体南下办学。毕竟,当时的香港十分自由,容许私人办教育。内地,特別是广东省都有学校南下香港办学,当中有不少是有基督教背景的,南来香港以延续他们的宗教使命和办学方针,当中最为人所熟悉的学校包括培正、培道、岭南和真光等。早期这些学校都是以私校的形式营运,及后中学转为政府资助。

 

南来学人办学 延续使命理念

阿咩少时家境富裕,住坚道111号的唐楼,一梯两伙的洋楼大宅,家中更安排了一位顺徳马姐专责照顾他的起居饮食。他的父亲是岭南大学的毕业生,做售卖学校实验室用品设备的生意。阿咩和他两个弟弟都衣食无忧,过着开心的日子。两三岁的时候,他父母送他到般含道的圣士提反堂幼稚园上学,1956年进坚道真光小学(真光中学为女校,但小学是男女校)。

真光和岭南一样,都由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在清末民初的广州所创办的,及后相继南下香港。坚道真光小学位于坚道97号,今已重建成浸信会恩典楼。

 

阿咩记得在真光小学当女校男生那6年快乐的校园生活,老师每逢圣诞节都会扮成圣诞老人,在礼堂派礼物。音乐科的老师也会带小朋友到街上报佳音。

 

香港真光中学校徽。(作者供图)

香港真光中学校徽。(作者供图)

何中中校长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博士,自小立志为岭南的女性办好教育。(作者供图)

何中中校长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博士,自小立志为岭南的女性办好教育。(作者供图)
 

真光中学校训 糅合基督教、中华文化精髓

真光虽然是由美国教会所创辧,却以中文授课,大坑真光中学的何中中校长和九龙塘真光的马仪英校长都是举止优雅、谈吐大方、知书达礼的女士,有中国儒家的温柔敦厚的特质。

 

坚道的真光小学只是分校,正校位于大坑道,何中中博士为两校的校长,她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博士,自小立志为岭南的女性办好教育。她在1979年辞世,享年73岁,对真光在港的发展奠下了殷实的基璴和方向。她继承了夏礼的理想「尔乃世之光」,燃烧自己,照亮世界。

真光的教育可以说糅合了基督宗教的大爱精神,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奉献和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仁爱达德」的精髓,有机结合,实在是最理想的中西合璧。杰出女性校友如林燕妮、李碧华、张小娴的文釆都是夸啦啦的。

 

说回笔者自己的小故事:我人生第一次面试校长的学校就是大坑的真光小学,当年我正修读哲学博士学位,並在一间新办的私校任副校长。当年我已写及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阳光孩子的成长》,或许这是我获得面试机会的原因呢!

 

作者:陈家伟
陈博士为新界妇孺会梁省德学校校长,曾任优才(杨殷有娣)书院小学部校长,德萃教育机搆幼、小、中教育总监。先后出版各类书籍共12种,也在不同媒体发表文章及主持文教节目。
 
原文刊登在灼见名家网站: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時光倒流七十載,教育話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