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词不属「豪放派」
区区一枝秃笔,乃思先从苏轼词入手与读者分享个见。首先开门见山,在此为〈试说苏轼「留世」的第一首词〉作破题:笔者才识有限,但彻头彻尾「坡粉」一名,而对其文赋诗词中,最喜欢的是苏词,並打算日后试写一系列东坡与人、地、时、物的个人分享;此副题以「苏轼」而不以「苏东坡」称之,原因子瞻写第一首词时,仍未自号「东坡居士」(此无可争议之处)也。
而大文豪苏轼才情横溢,文、诗、赋、词皆卓然大成,而四者当中,笔者以其词的成就最为显赫,逐引发对苏轼什么时候开始写词?他第一首词又写得怎样?兴趣极大。但这根本是椽木求鱼、难以核实的追求,盖因其初试啼声的第一首词作,可能根本未有被留存。乃思退而求其次,只能从其被收录约300多首的词作中,去寻找出他「留世」的第一首词是那一首?以及创作时的年、月以及当时的境况。但万料不到,这也有多个版本,趣也。
有一说:
〈浪淘沙·探春〉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羣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歷来词家讨论东坡染指词事,多依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篇注集成总案》认为是从〈浪淘沙·探春〉开始的。《苏词总案》卷七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苏轼赴杭州任通判。宋神宗熙宁五年壬子(1072年)正月城外探春,作〈浪淘沙〉词」,时年36岁。而持此论者还有施宿《东坡年谱》载,苏轼于宋神宗熙寜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时,开始填词,但当年仍未有作品。根据朱孝臧、龙榆生编校的《东坡乐府笺》来看,苏轼最早的一首词乃是一首〈浪淘沙〉。
另一说:
〈一斛珠‧洛城春晚〉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説相思、目断西楼燕。
因为首句「洛城春晚」故苏轼作此词,时间当在「暮春」、地点是在「洛阳」。而苏轼先后5次过洛阳,分別是嘉祐元年(1056年)时年20岁、二是嘉祐二年(1057年)时年21岁、三是嘉祐六年(1061年)时年24岁、四是冶平二年(1065年)时年29岁、五是熙宁二年(1069年)时年33岁。
前路茫茫 父子三人赶科场
认为作于嘉祐元年(1056年)的有近人朱靖华,他们认为苏轼词始作于嘉祐初年;而得王永照认同,更指此词作于嘉祐元年闰三月,苏氏父子三人从家乡往京应试,苏轼第一次途经洛阳时,将对新婚妻子的思念,以诗入词。但查阅《舆地纪胜》卷137《城都府·碑记》有「苏文忠公留题」条引《成都志》云:「极乐院有苏文忠公壁间留题:『至和丙申季春二十八日,眉阳苏轼与弟辙来观卢楞伽笔迹』今存。」
按「至和丙申」即至和三年,该年九月改嘉祐元年。换句话说嘉祐元年三月二十八日,苏氏父子尚逗留成都。再者孔凡礼《苏轼年谱》编苏氏父子三人「约闰三月」发成都,约「五六月间」抵京师,应可信。据而推知他们到达洛阳当在五月下旬。故以《一斛珠·洛城春晚》作于嘉祐元年闰三月(1056 年)时年20岁,不能成立。
苏轼第二次过洛阳是因为母病故,父子三人离汴京赴丧返家,应于五六月过洛阳。况以苏轼当日丁忧母丧的心情,断不会以「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作结于词。故此词作于嘉祐二年(1057年)时年21岁,也不对。
苏轼第三次过洛阳是嘉祐六年(1061年),是年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十一月离京赴任,十二月十四日到达鳯翔,途经洛阳已经是十一月下旬,故不合「洛城春晚」光景。
苏轼在治平元年(1064年)落任凤翔签判,十二月十七日赴长安,故第四次途经洛阳时,是治平二年(1065年)正月上旬,那是早春而非「洛阳晚春」。
苏轼在治平二年(1065年)6月丧妻及后治平三年(1066 年)丧父。熙宁元年(1068年)苏轼苏辙兄弟守罢父丧,十二月离家赴京,途经成都、阆中、凤翔、长安、洛阳,这是他最后一次过洛阳,其时为熙寜二年(1069年)的二月,稍后便扺汴京。故邹同庆及王宗堂所着《苏轼词编年校註》将《一斛珠·洛城春晚》编年于熙寜二年(1069年)苏轼时年33岁。笔者认同邹、王两位对年份的详细考据。
从此词的内容看,虽符合苏轼早期作品风格。然而从苏轼当时的心态及词句上的解读,笔者並不同意王水照的看法:「写于嘉祐元年(1056年)20岁时,因为思念妻子而作此词。」要知当时苏氏三父子长途拔涉,路经洛阳,直奔京师,前路茫茫未可知也,那时候的苏轼是个眉山无名小子,连个举人也不是,莫说作词,就是他的诗、他的文章也寂寂无名。父子三人全副精力皆放眼于科场,冀一朝题名金榜,词实非苏轼当时的那杯茶。
苏氏父子当时常居宿寺庙、还得以「三白饭」充飢(苏轼个性豁达,並不以为苦),真难想像会写出「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虽然苏轼当年算是新婚,但嘉祐元年闰三月,他才离家月余,以苏轼之志远及王弗的慧贤,也不致下阙词的「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説相思、目断西楼燕。」的儿女情长如此!但事隔13年后的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已经33岁,在官场已10多年,並经歴丧母、丧妻、丧父之痛。那年苏轼葬罢父母、髮妻之后,与弟及第二任妻子及长子、乳母等举家离家乡赴京,而从此再无缘重返家乡矣。「目断西楼燕」除对忘故的髮妻外,还当包括逝去双亲的缅怀。
据邹同庆、王宗堂着《苏轼词编年校註》所载,这是苏轼的第二首词。
而苏轼的第一首词为:
〈华清引‧感旧〉
平时十月幸莲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
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如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
〈华清引‧感旧〉作于治平元年甲辰(1064年)十二月。时年28岁。当时苏轼任满凤翔府签判,奉召返汴京,过路长安,顺游骊山而作。苏轼的第一首词,当不属「豪放派」,然而「婉约」得来,也不尽是儿女私情,那种「独留烟树苍苍」的凄美,悲叹「翠华一去掩方床」,前尘旧梦,渺如烟逝,倒叫人握腕。
花了些时间,算是弄清了苏轼的第一首词是那首,作于何时、何地。至于再漫起的遐想,待有机会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