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背诵过三字经,但裏面的道理,並不完全深彻理解。直到最近,参与社区主办的舞台剧演出,认识了一位有份参演的「新移民」,从她一家人的经歷,深深领悟「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这句至理名言。
改革开放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
这位年过半百的李姑娘(化名),身材娇小,平时爱穿颜色鲜艳、传统款式的连身裙,一头短髮烫得整齐,说广东话带点乡音,很容易地被标籤为「新移民」,也成为年轻演员偷偷取笑的对象。
刚认识李姑娘,只知道她是社区服务的活跃份子,出钱出力为基层、单亲家庭的小孩补习 。李姑娘说她在内地出生,年少时家境清贫,弟妹相继出生后家裏已经沒有地方给她睡,只好寄住在邻居家中。勤奋好学的她从八岁开始便帮邻居的小孩补习功课,赚取生活费。但她的父母沒受过教育,家中实在太穷,一年几十块钱的学费也拿不出来,她好不容易完成初中后,便被迫辍学。儘管她在家里哭了一个星期,也改变不了父亲的决定 。后来机缘巧合,得到了邻居的帮助,到了深圳工作。适逢国家改革开放,深圳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寻梦园,也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
家长跟学校携手 培育天才学生
剧组排戏期间,演员们偶尔闲聊,得知李姑娘有一子一女。儿子二十来岁,已经出社会工作;女儿十六岁,读二年级。当所有人以为她女儿读中学二年级,还问她是否在附近的中学,李姑娘略带微笑,淡然地说:「是大学二年级!」。我们听到这样的答案都目瞪口呆,是大学二年级!沒错,她女儿只用了三年便完成小学六年的课程,十四岁已经考上大学,十六岁已在大学当助教。剧组中有人带怀疑的眼光看着这位「土里土气」的「新移民」,李姑娘便把她在手机的照片给我们看,当中有几张是她在礼宾府跟政府高官的合影。
令我们家长赞歎的不止是李姑娘的女儿,原来她儿子数年前在大学期间代表香港队到美国参加世界机械人大赛,还赢了冠军。李姑娘对中国人赢了美国队感到十分骄傲。她还反问我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她也可以去礼宾府庆功?有人打趣说是否因为她也随队去了美国比赛。李姑娘带着一贯的笑容,态度从容地说:「不是。是因为我以前在深圳开电子厂,儿子设计的程式所需的电子零件我比较懂,都是我亲自到深水埗帮他们买的!」此刻,在场的家长都对李姑娘佩服得五体投地!
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
吾愚昧,在赞赏李姑娘这对天才子女之余,冲口而出问道:「这是跟遗传有关吗?」李姑娘以一贯的笑容,从容回答:「这是跟家教有关。」我顿时像个小孩听大人讲奇幻故事般洗耳恭听。「其实,我们夫妻俩在不同国家及地区开工厂,两个孩子也在不同地方出生、生活和接受教育,比较难适应和依赖当地学校的课程。教育孩子的责任还得靠自己。」
李姑娘的丈夫是位科学家,研究物理学特別了得,年轻时到了内地东北做研究工作。后因身体健康问题迁到南方城市深圳开工厂。李姑娘继续说:「像儿子回到香港时正值要上中学,夫妻俩不甚了解香港学校的情况,丈夫便打电话到教育局求助,教育局推介了一所他们住所所属学区的一家中学。」那所中学位处鬧市中,校园面积很小,也不是每年「出产」公开考试状元的传统名校。
培养优秀孩子的铁三角
李姑娘和丈夫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孩子、家庭以及学校的付出和努力缺一不可。同年龄孩子上一年级,爸爸便教孩子三年级的东西;孩子上三年级,爸爸便教五年级的课程。就这样,孩子跳了几级,三年便完成六年的小学课程。」李姑娘当时说得轻松,但孩子、父母跟学校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呢?我听了李姑娘两个孩子在香港求学成才的经歷,令我对《三字经》裏面「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的至理名言有更深的领悟!
珍惜所有 回馈社会
李姑娘深深体会社会基层家庭生活之苦,也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家庭、邻里关係、孩子教育,以及回馈社会的责任。李姑娘一家原本是四口子幸福家庭,可惜丈夫于数年前新冠疫情期间不幸去世,现在三口子在香港生活。李姑娘与丈夫大约十年前在香港成立的关爱会,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功课辅导,成立至今已有三千多个会员,绝大部分来自基层家庭。李姑娘夫妇大爱无疆,把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关爱,继续延续下去,並以生命影响生命,贡献社会,为香港带来更多正能量。
我这个土生土长香港人,真的沒想过,是我身邉的一个「新移民」家庭,身体力行,示范了流传古今的为人处世道理。从今以后,要提醒自己开阔眼界与胸襟,相容並包,才能鞭策自己继续努力进步!
王禧玲
香港出生及成长,留学英国、加拿大,热爱文学、电影、戏曲、写作,曾合编《我爱80年代》、监制出版《色味人生》等书,並编写出版一系列亲子书藉,包括《世界至能人》,鼓励家长向小孩讲好故事,培养阅读习惯。现为「一喜文化社」社长,积极推动文化交流活动。
上载日期:2024.8.12
*照片由供稿者提供。
原文刊登在教师网(2024.5.16)
https://hkeri.org/article/6641b5b648890a1e60af93bd/「新移民」与《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