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奇文共赏

奇文共赏

(朋友转来的不知名社交媒体文章,据説可能是AI生成式文章)

大家都在谈论未来 AI 时代的年轻人要选什么科目和发展什么事业。我有一些看法,其中包括一些可能是奇怪的看法。

 

首先,AI 按目前的发展,是依靠大数据及大量重覆的数码实验去找答案,所以数据成为重要的资源。国与国之间,或者国家集团之间一向存在竞争,战略上必然封锁某些重要资讯,特別是新的发现或学说,不让它在互联网上上架。所以进一步的 AI 成果,包括由 AI 产生的新发明/发现会在个別国家或集团中各自独立发展。这些知识便自然成为专利的商品或国家机密。更甚者,可能会有骇客在互联网上设置大量假资讯,让国际大数据的含金量下降,另一方面各国则设立自己的大数据在内联网,吸收内部资讯及经过滤后的互联网资讯。

 

人类其中一个可能的用途,便是分析互联网上的资讯,协助 AI 找出其中的假讯息,才可以把有整理好的资讯放上内联网。因为国际间的讯息交流变得不可靠,情况可能回到类似中世纪的情况,须要派遣大量人员前往各地直接考察,以确保自家内联网数据未有被误导,自家的 AI 才会耳聪目明。直到 AI 2.0 成熟之前 (能够自行判断资讯真伪),人类的辅助与监察不可或缺,成为一类新的职业岗位。

 

由于互联网资料不可信,国家或机构的内联网因保安理由不会全面开放,报张集志或类似的新闻媒体或会捲土重来在网上成为宠儿。有信誉、国家认可的网上出版社也可能成为大众获取资讯的途径,但有关新科技的资讯必定因为保安理由而有一定的屏闭。甚至实体书图书馆或会因为保安上的优势而重新成为获得优质及深入知识的管道。

 

另一方面,人民因为原有职务被 AI 代取,收入或会减少,除了依靠政府的补助 (包括 UBI),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给自足,尽量 DIY,减少开销之余,又可填充空閑时间;人们不再比拼名牌或新手机,而是谁的自制饰物新奇美观、自制傢具实用舒适、菜色可口悦目等等。有別于中世纪,基本工具及原料在这新一浪工业革命下不会缺乏。事实上,西方先进国家早就已经盛行 DIY 及自己煮食,原因是人力太贵。现在好了,人力过剩,可以向顶层至中层的较富裕阶层提供 AI 机械人欠缺的人味;所以服务行业及调酒师、家佣、乐师、真人艺术表演等等成为高收入工作。但他们的品味及谈吐也必须有水准,要「讲得两嘴」。因为 AI 的泛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疏离感极强,可能单是陪伴也能成为一种职业;例如富豪与 AI 下棋,即使可以设定棋力,远不如与真人对奕来得有趣。现今已有不少富豪觉得孤独,AI 时代来临后只会更甚。

 

参照中世纪,home schooling 也应该成为主流,有 AI 主导,只须从旁协助。除节省金钱外,又可增进亲子感情。当然,大学教育还须外求。

 

(我的回应)

这位仁兄所言甚对!其实50年前当我们读大学的时间已经讨论过。当时的说法是当工业发展到极致时,人人各取所需,那可以做什么?既然工业之后是服务业,那就可以你服务我,我服务你喇。

 

不过近期观察到国内农业很兴旺,可能世界发展走回农业,大家可以吃得更好更健康。所以返乡下耕田可能是下一个大趋势。

 

(发表奇文的朋友的回应)

AI的力量对人及国家均是一种威胁,必然需要新一类防火墙避免AI掌控一切。所以现时全能AI让一般人也能接触到的情况应不能继续,就好像防止大杀伤力武器扩散一样。若不设防,AI很快便可操控选举,渗透及控制人的思想,以至发动政变、战争、恐怖袭击等等。其中一个安全方案是按不同功能设立不同的AI,例如科学研究、哲学及社会学研究等等,各自得到去除无关资讯后的大数据;另一方面将负责研究AI与负责应用AI 分开。例如交通研究交由科学研究AI主理,直接控制交通灯等系统的AI只接收及执行研究成果及收集有关交通的大数据。

 

该大数据在人类指挥下整理,去除不必要的资讯之后,才上传给科学研究 AI 作下一步研究之用。所有 AI 间的交流均由人类批核及执行,不会让 AI 之间直接联系,也不会让它们直接接触未经审核的大数据及互联网;防止 AI 翻墙,例如在数据中植入密码与其他 AI 沟通,更是重中之重。这些工作均需大量人手,从而出现大量新职位。

 

屈国良

中小企国际联盟监事长,一直鼓励企业创新、成长以及腾飞。提倡:大湾区内同步走,一带一路向前行。

 

上载日期:20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