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一般为每年阳历九月的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述:「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中国古籍《春秋惊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亦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指地球到达太阳黄经一百八十度,阳光直射赤道,全球昼夜无分长短,均为十二小时,秋分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而夜渐长,南半球则昼渐长而夜渐短;二是按中国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划分法,秋分居于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故秋分也称为「降分」。
中国古代把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就是说,雷声在阴气渐盛之际收声,而小虫纷纷回到原来潜伏的土中,以细土把洞口仔细的封闭以避免冬天寒气入侵,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将开始逐渐干涸,空气也越来越干燥了。
秋季是从「立秋」开始,到「霜降」结束,而秋分正是立秋到霜降九十天的一半。从秋分开始,气候将出现三大特征:北半球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十度以上;气温逐日下降,天气将会变得非常清爽。渐渐步入深秋。所以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和「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而农谚中说「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秋分期间也见霜了。
秋天降温快的特点,为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带来紧张。秋分时节是收穫的大好日子,许多作物都进入了收成期,稻田呈一片金黄色,映在阳光下更是悦目耀眼,所以「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新歌好稻栽」,家家户户都开怀歌唱,庆祝有好收成。农夫们亦在秋分之日,为三秋而忙碌,及时抢收秋收作物以免除作物受霜冻及连绵阴雨之危害;而适时早播冬天作物也可培育壮苗安全过冬。
古人说「二八乱穿衣」,踏入秋分,天气虽然慢慢转凉,但又不至于太过寒冷,天气因此说冷不冷,说热不热,教人不懂如何去选择合适的衣服。虽然如此,但外出记得要多带衣服,早晚的温差会使人容易着凉。秋季更是自然界阳气由疏泄渐趋收敛之际,而人体的活动亦需要符合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在起居饮食及日常生活中都要重视保养身体,多吃酸味甘润的果蔬,並且要多喝养润的汤水;人们更应该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秋分是一个充满寓意和象征意义的节气。
首先,秋季里大地开始进入冬眠状态,万物开始准备过冬,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延续。人们也是在这个时候告別亲人和朋友,踏上离別的路途。秋分有秋杀之气,也就是金气过旺。过去有秋决的习惯,即秋天处决人犯,这才顺应天时。天收人也生人,既来也去,这是自然的规律!
其次,秋分代表着丰收和感恩。秋分是农民劳动的结晶,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馈赠。因此,秋分成为了感恩祭祀的时刻,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感恩大地的恩赐,感恩劳动的辛勤,感恩生活的美好。
《礼记‧祭统》:「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丞。」意思是因应四季之不同,祭祀也有不同。朝廷是十分重视秋尝,举行之时正值阴气由初至盛之时,是一个意义重大的祭祀,是「治国之本也,不可不知也」。
2014年,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录入了「秋祭」,内容是:「每年农历九月、秋分及(或)重阳节,一些新界宗族在祠堂或祖先墓地举行祭祖仪式。」其下又有11个子项目,分別是:10个新界宗族和1个九龙宗族的秋祭活动。
自1957年起,香港东华三院董事局每年农历九、十月秋天时节,都会在上环文武庙举行秋祭典礼,以承接中国「春祈秋报」的传统。秋祭典礼是在文武庙(文昌帝与关圣帝君)举行,是依据儒家传统礼仪进行,担任主祭者都是社会贤达,和东华的前任主席等。
一些新界宗族在每年农历九月、秋分或重阳节时,也会举行秋祭仪式。新界宗族秋祭的祭祀物件是祖先,时至今日,秋祭的意义已不限于春祈秋报。一年一度的秋祭活动,彷佛延续了人们对祖宗的追思,同时也团结了四散他方的族人。
还有,秋分寓意着阴阳平衡和和谐。秋分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的时间相等,象征着阴阳力量达到了平衡的状态,是自然界阴阳相交、和谐共生的象征。
阴阳力量达到了平衡的状态。人们也应该追求自身的平衡和和谐,保持身心的健康,调整生活的节奏,追求内心的宁静。
易经有十二个消息卦代表了十二个月。农历八月的「观」卦六爻代表白露及秋分的三十余天。阴气由最低开始上涨,到了秋分的时,阴已经胜于阳了。秋分的三侯是观卦的六四,九五,和上九 的巽卦(风)。巽风在上,顺应天地规则,顺势而为;地上的万物仰首观察巽的行为,产生敬重和仰慕的心理。
秋分的观卦风行地上,犹如庄子《齐物论》里的“怒者其谁”中的“怒者”,然而,风过而成乐:“人籁”、“地籁”与“天籁”。
“人籁”是基于人为的过程和通过人为器具,而形成的音乐;尤如2019年后香港落地的各种法则和安排而产生的社会安全和穏定!
“地籁”是风吹过之后,大地上各种“众窍”洞穴发出的不同声音,是自然的反应和趋向,正如人各有志,在同样的环境薰陶(风吹)下,也有高低长短不一样的心态取向,说明「人心为危」!“
天籁”则是庄子着重要说的东西,其核心在于自然的和谐。
如果追问为何“吹万不同”?“天籁”,才能予以具体回应:“天籁”表明,天地间的乐章,其根源並非外来,而是形成于“自取”的过程(“咸其自取”)。“籁”(音乐)所隐喻的和谐,“天”所彰显的自然。所谓“自然”,意味着沒有外部力量的有意作用,而是内化的自我宽容和恕道,从而豁达心里的宁静和平安!
秋祭,是谢天,是悯人,是怀念,是团结。在香港回归后的第廿七年,要感恩怀念,要团结凝聚;要和解,要自我和解!
何志平教授 金紫荆勛章
土生土长港人,香港首位眼科教授,前民政事务局局长、歷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对音乐艺术、人文科学、博雅教育、国际事务和关係都有深入研究及精闢见解。
上载日期:202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