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法之下, 法官在定罪,判刑或减刑的决定时是有一定准则,是会依据Precedent [先例]原则。 上级法院的决定,下级法院必须依从; 同级法院的决定,应该作为参考。
因此,在决定犯人是否有有罪,刑期或减刑时,法官应该参考在同类型案件中上级或同级法庭 的判决理据标准, 而不可以主观作出决定。 这做法同时适用于民事诉讼。 所以控辩双方很多时都会提出不同案例去支持自已的论点, 法官在判刑 及量刑的时候都会采用类似做法,有根有据。
就刑事案中,法官很多时都会先提出一个所谓[量刑起点], 然后再考虑其他因素去决定是否减刑的多少,然后订出最后刑期。 如果 犯人或控方不满判刑, 可以提出上诉去质疑原审法官 未有参考同类案件的刑期去判刑。
如果在司法管辖地区,沒有类刑案件发生过, 法官是应该参考其他普通法的国家地区在 同类型案件的刑期 及判案准则。 这些国家包括 英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和 加拿大等。
今次 35+的案件中 法官认为国安法22条沒有清楚提出串谋情况就单方面认为不需要完全依足国安法的量刑标准。 在这一点我在上一篇文章讲过是完全不符合普通法的要求去用[立法原意] 去解释法例含意的大原则。(点击进入该文章)
在进一步解释之前, 我想讲一下就是今次国安法法官对于戴耀廷的判刑, 非常有技巧。 他们将量刑起点定为15年, 並按认罪原则最高可得三分一减,最后刑期10年, 刚刚好是国安法要求的最低刑期, 似乎非常巧合。
认罪而可获最多减型三分一 是普通标准。要留意的是,在很情况下就算认罪都不应该有三分一 扣减 。例如一名男子杀了好多人又或者强姦了很多女子, 就算认罪, 他是否应该得到最高的减刑折扣呢?
戴耀廷, 杨岳桥,毛孟静,胡志伟 ,他们处心积虑 在基本法下 找出漏洞意图推翻政权,就算认罪他们是否应该获得最多三分一 减刑呢?
如何定立量刑起点, 上面曾经讲过量刑起点要参考同类型案件的先例。
国安法的罪行是第一次审讯,沒有本地先例可作参考。 根据普通法大原则,主审法官应该参考同类型案件在其他普通法国家地区的判刑理据。 如果国安法法官认为不需要参考内地判刑标准,可以参考西方国家的量刑标准, 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 自称为最民主的国家。 大家应该知道在美国 如果触犯同类型案件,轻则15年,重则终生监禁,不可能有十年或以下。
在这案件中,国安法法官並沒有详细解释如何订立15年为戴耀廷及其他所有被告的量刑起点。
2002年 香港第一次定立[法官行为守则] 内容都写明 曾经参考英国,澳洲,加拿大等地方的法官行为守则。 但是如此严重的 意图推翻政权罪, 却完全沒有向公众交代如何 决定15年为量刑起点。 这做法 严重偏离普通法原则, 完全令人难以信服。
唐英杰驾驶电单车手持光復旗撞向警察,我相信这个罪行的严重性远比推翻政权罪为轻, 结果被重判入狱九年。 如果将两者作为比较, 孰轻孰重,相信法官大人及负责香港事务官员心裏有数。
戴耀廷,杨岳桥,毛孟静,胡志伟和黄之锋等人 从2014年开始已经显露他们 反中乱港的心态, 这一点法官从未考虑到。 只将他们列为积极参与者,完全忽略了他们在叛乱份子心中的号召力和地位。 我肯定 他们的 影响力远比戴耀庭为高 ,所以他们应该列为主要分子。
另外,今次较为特別一点的是, 官方媒体在判刑当日及翌日都沒有作出 即时的报道,似乎是在等指示。 最后所有官媒,政党将爱国团体的报导及声明, 无论内容和口吻都几乎一致, 这似乎是反影了负责香港事务 的中央机构已作出的定调。 希望低调处理, 防止发酵。
如果我这推论是对的话, 官方的做法是寒了香港大众市民的心。 在这个判决出了之后 大众市民 对判决都感觉哗然。 这是漠视民意的决定, 亦都令到大众市民特区政府的管治信心,进一步被打击,亦间接造成社会分裂。 当然,大众市民不会像黑暴分子去冲击政府,但这些漠视民意的做法, 只会削弱特区政府的威信。 负责香港事务的官员,请有否考虑到至2014年 至到2020年间,大众市民 饱受生命及财产威胁的恐惧, 生活在惶恐及 暴力冲击 之下所受的 心灵上的创伤。
还有一点我们要留意 ,如果戴耀廷 只是判十年, 黎智英个人涉嫌勾结外国势力的罪行的严重性似乎並不重于这40多人联合所犯的意图推翻政权罪。 如果根据普通法原则, 戴耀廷案件的判刑标准已经可以作为黎智英勾结外国势力罪的参考, 理应不超过十年。 如果是这样的话, 很难想像大众市民 在心灵上如何进一步受到伤害。
日前和一班爱国爱港及纪律队伍的现任及退休中高层好友饭聚, 他们都期望政府提出上诉, 但我却认, 如果我推论是对的话 ,上诉的机会微乎其微。
作为一个60多岁 土生土长的老香港, 儘管机会不大, 我仍然希望特区政府能够提出上诉, 令民怨可以得到疏导,不会越积越深。
除了我上篇文章所讲的上诉理由之外 ,上诉的另一个理由, 就是原审法庭沒有交代 基于何种理据 去 釐定各个被告的量刑起点。
冼国林
咏春大师叶问徒孙,中国武术家、金融家、电影出品人、时事评论员。
上载日期:2024.11.25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有得拣活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