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初,笔者参加自组退修营,走遍元朗新市镇一带,包括天水围,厦村,流浮山,晚宿天水围中心豪华酒店,回程登上石岗河背水塘,完成三日二夜行程。
笔者居住在香港岛,工作在九龙东,平日不多去新界西北,藉着今次行程,深刻地感受元朗/天水围/锦田贴地情形。
先来谈下港铁旗下轻轨系统。我们一行人把车辆泊在天水围酒店附近商场日租停车场,然后使用轻轨路缐出行不同目的地。从银座站出发到天水围站再转乘西铁直到元朗站,便到西鉄元朗站上盖的五所大商场,商场内各种店舖林立,食肆多元化,吸引各大连锁性品牌入户。再者可乘搭轻鉄到服务五个地区的周围景点,如湿地公园,屏山文物径,屯门三圣邨,大棠路/大马路的各类食肆,不乏选择如中式茶楼,香港怀旧茶餐厅,连锁性西餐厅,特色小吃店,大排档食肆,总有一种合食客胃口。大家放假或下班时,不妨自驾车或乘坐西鉄/轻轨/小巴/巴士由市区光临,寻找平靓正的美食,振兴本土经济一番。
谈到本地美食集中地,立刻想到九龙东将军澳新市镇。继港岛东太古城后,将军澳沿缐各车站上盖商场已被打造成为全新食肆集中地。发展商携手盖建架空行人天桥连接起附近商场,缔造「全天候」商场合体,囊括所有品种美食,吸引各大连锁性名牌进驻,俨然成为全地域性商场,引来全港市民及自由行旅客光顾。大型饮食品牌和连锁零售商纷纷落户,看中附近庞大中产居民的消费力。今日将军澳已变身成为「自成一国」的全新中产地区,依赖着地鉄的便捷系统轻松地,无缝地,全天候地把居民来回送达主要商业区域。
不如换个角度理解,将军澳兴起代表传统市区地带的延续及增容,但是元朗市镇再復兴则依赖未来「北部都会区」发展形势。
翻看2021年特区政府发表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首项「重点行动方向及项目」就是「兴建港深西部鉄路(洪水桥一前海)及扩大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主要建设行动项目是二条新建鉄路,本土式是自动捷运系统由下白泥经流浮山到尾站尖鼻咀,过境式是港深西部鉄路由洪水桥始发,经过厦村及流浮山二站后穿越深圳湾达前海,二条路缐交义站是流浮山。通过上述计划,特区政府旨在把洪水桥/厦村发展区扩展至流浮山及尖鼻咀一带,新增约47000至52500住宅单位供应和创造6000至8000个新科技应用相关工作岗位。今天特区政府面对严重财政赤字,上述计划保留或修改,持续或推迟,大家不妨静观其变。不过,无论计划有任何变化,大方向仍是元朗一带是持续发展,自然成为跨境前海的桥部堡,未来前景是可堪期待的!
如果把将军澳及元朗住宅均价相比,今天的将军澳地区新盘或二手单位仍然远高于元朗地区。以二个代表性屋苑比较,将军澳中心的均价是HK$12000至13000,而嘉湖山庄则只是HK$7000至8000,高下立见。两区鉄路上盖或附近新盘单位均价也是录得同样的差距。再看两区的食肆消费水平,元朗区价格是比将军澳地区便宜不少,尤其是传统老区的大马路或大棠路一带食肆的「性比价」更高,受惠于较低廉租金及工人薪金,协助元朗附近成为平民美食天堂。笔者今次光顾流浮山海鲜餐厅,享受一顿实惠的丰富海鲜晚餐,感觉大部分食堂生意一般,相信她们必须宣传上再下大功夫,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扩阔客源,只是吃老本客人方式已过时吧!
将军澳地带的兴盛全拜地铁系统赐给,吸引不乏中产家庭迁入,可以享受全新屋苑的现代化完善设施,也可以随意享用附近大自然环境。元朗及天水围新市镇早于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建设,更新振兴有赖北部都会区落实时间表。今天天水围已成功挥别「悲情城市」,只见处处公园林立,居民笑面迎人,一片祥和景象,准备迎上未来北部都会区机遇。年青一代选择定居将军澳或元朗,是下注现代或未来,现代是可见,未来还不知。不少年长朋友索性定居元朗一带,偶尔出行传统市区,不失是佳美选择。无论是元朗或将军澳,是看现代或未来,总有一款自己合适,笔者同样推介,乐见其成。
张宏业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香港产业测量师,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澳门评估协会会员。
上载日期: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