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重磅,这一预测资料很惊人!四大强悍产业拯救中国经济 2/2

重磅,这一预测资料很惊人!四大强悍产业拯救中国经济 2/2

网上深度文章向大家推荐:

 

原创 谭小米 制造界 2024年12月24日 

https://mp.weixin.qq.com/s/rXD1Y3pcVDrl_CU-Ab9gMg

 

4/出口万亿,中国要做第一晶片生产大国

中国作为全球工业制造中心,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半导体晶片用量太大了。

一辆新能源汽车的晶片数量大约在 1000-2000 颗,以智能为主打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对晶片的需求更大,有的甚至超过 5000 颗。

 

未来人类的每一件产品,几乎都是一件电子设备或AI智慧体。从电动汽车、手机、低空飞行器eVTOL、人形机器人、船舶、家电等。到军用无人战机、卫星、雷达、舰艇、智慧导弹等。再到数字基建:物联网等。晶片像血管和神经一样佈满每一个产品,这个世界正变成半导体晶片的汪洋大海。

 

所以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真正崛起,取决于中国晶片的崛起。因此,中国要做晶片大国了。下面我来说一下我国半导体晶片的实力和家底。

 

各位知道半导体四件套吗?CPU是中央处理器叫,号称电脑的“心脏”。GPU是图形处理器叫,号称“加速器”。DSP是数位讯号处理器,号称“大脑”。NPU是神经网路演算法设计的处理器叫,被称为“人工智慧引擎”。四者被称为半导体四件套。

 

在晶片设计端,我国半导体四件套领域都出现了非常优秀的头部企业。CPU有龙芯中科、海光信息等。GPU有景嘉微、摩尔执行绪、壁仞科技等。NPU 有华为、寒武纪、安谋科技等。DSP,有中国电科。

 

说一下晶片制造设备,大家比较关心光刻机这个问题。事实就是地讲,最尖端的极紫外EUV光刻机,我国还沒造出来。但我们28纳米光刻机早已成功量产了。

 

工信部 2024 年发佈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中提到的氟化氩光刻机,属于DUV 光刻机,是国产光刻机的新成果,通过多次曝光的方式,将图案逐步缩小和精确化,从而实现更高的解析度,达到 7 纳米级別的晶片制造精度。上海微电子公司是国产光刻机整机制造商。另外科益虹源、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华卓精科等企业和科研机构是光刻机产业链的贡献者,包括光源系统、物镜系统、双工件台等核心零部件,我国均可自研自造。

 

当下,我们除了有国产光刻机,还有足够的阿斯麦进口DUV光刻机。截止2023年11月,阿斯麦DUV光刻机在中国已安装了1400台。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又从荷兰进口68台光刻机。有了光刻机,晶片制造沒问题了。

 

晶片制造也叫晶圆代工,2024年,中国有18个晶圆专案投产。知名晶圆代工企业有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晶合集成等。中芯国际是国内最大的晶片制造企业,拥有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四大生产基地。具备多种制程工艺的晶圆代工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从成熟制程到先进制程的多样化解决方案。另外,华虹半导体和晶合集成,都有多条晶圆生产缐,主要生产消费级、工业级、车规级晶片。

 

晶片刻蚀机方面,中国一点都不落后。中微公司研发的 5 纳米刻蚀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並且实现了 3 纳米刻蚀技术的突破。

 

补充一句,儘管现阶段我国还沒有造出EUV光刻机,但只有一步之遥了。绝大部分元器件已攻克,比如,清华大学突破了“稳态微聚束”光源技术;华为解决了 EUV 光刻机中 “匀光问题”;高能离子注入机也已到达国家领先水准。等等。

 

中国半导体已从晶片设计端、设备制造端、晶片制造端进入一个闭环生态。可以说,中国半导体已全栈式崛起。

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越做越大了。现存半导体相关企业有87.6 万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37116 家。2023年註册突破20万家。2024 1-8 註册 11.9 万家。

 

2024 年中国半导体出口将达到万亿。海关总署资料显示,2024 年前 11 个月,中国积体电路出口额已达 1.03 万亿元,总产值有望达1.4万亿元 ,在生产国排名方面,中国在 2024 年很有可能成为半导体第一大生产国

 

5/人形机器人,华为负责造“灵魂”

各位,人形机器人将是继电动汽车之后的一个硬科技超级大项目,同时也是巨大增量经济的新引擎。

我国在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两大赛道上的佈局很有意思。佈局低空经济的企业多为央企航空航太和民营电动汽车。而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多为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大厂,比如腾讯、阿里、华为、联想都佈局了人形机器人。

 

我们先来探讨,人形机器人。

我先告诉大家一句,中美两国对发展人形机器人,都很激进。当下美国造的的人形机器人大脑发达,中国造的人形机器人四肢发达。为了不让中国人形机器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华为又肩负起造“灵魂”的重任。

 

黄仁勋预言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变得像今天的汽车一样普遍,无处不在,可能成为人类歷史上产量最大的机器系统。马斯克对黄仁勋回应称:“它们的普及程度将是汽车的10。”2024 年 10 月 30 日,马斯克在沙乌地阿拉伯的 “未来投资倡议” 大会上预测,到 204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或超人类,至少达 100 亿个。马斯克还认为人形机器人的生产成本将大幅降低至约 2.5 万美元,估计售价和一辆家用汽车的价格差不多,其长期价值可能会超过汽车,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汽车产业。

 

可见,美国发展人形机器人很激进。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该校的机器人专业以挑战极限的科研精神闻名,屡获国际大奖,在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感知等技术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像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都拥有一流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美国宇航局、通用汽车公司、 Figure AI、特斯拉、英伟达都在发展人形机器人。斯坦福大学推出一款全保姆机器人。

 

在美国,OpenAI 的人形机器人Figure 02和马斯克的擎天柱,分別进入宝马、特斯拉汽车工厂投入工作。我国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 Walker S分別进入蔚来、东风柳汽、一汽公司工作。此外,优必选还与吉利汽车、比亚迪、一汽红旗、奥迪一汽等汽车企业达成合作协定。

 

比起工业版人形机器人,人们更期待家庭版机器人,比如进入家庭做饭、陪护照顾老人和孩子。腾讯于 2024 年 9 月 推出了人形机器人小五,目前正在养老院练习照顾老人的日常工作。未来10年后,人形机器人将会大规模进入社会、家庭、医院等,成为人类的永远的陪伴和助手。

 

人形机器人属于具身智慧产品,中美两国很可能在技术和市场上形成强烈竞争。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分是大小脑模组。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OpenAI公司 超级牛,背后是微软、软银、英伟达这种级別的公司。 训练处的大模型GPT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有理有据,一派全知全能的样子,可植入美国人形机器成,就是大脑。

 

当前美国在大脑模组方面领先中国,中国在小脑模组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也就是说现阶段,美国的人形机器人大脑发达;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则四肢发达。 中国人形机器人在小脑模组的优势体现在工业产业链支持,在人形机器人的小脑模组所涉及的零部件制造、生产工艺等方面具备显着优势。如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 ,原地后空翻、跳舞、快速行走,动作优美丝滑。而特斯拉的Optimus原型机,好久不会下地走路,后来走起路了很缓慢,且小心翼翼的。中国在关节研发和制造方面成果突出,能够生产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和精准度的灵巧手,使机器人的手部动作更加自然、流畅。

 

人形机器人还在开发初期,如果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一直“大脑简单、四肢发展”,那多么可笑啊,也沒竞争力啊。AI领域有句话叫“大力出奇迹”,意思就是,超强算力+足够强大的资料才能训练出具有超强大脑大模型。

美国遏制中国人工智慧,主要控制英伟达只能卖给中国一阉再阉的低性能AI晶片。让美国失望了,中国为训练大模型超强大脑,一是中国AI算力解决了;而是中国大资料正在解决。华为通过光通讯技术将成千上万颗昇腾晶片连结在一起,打通了每一块晶片之间的通信,这样昇腾AI晶片单片算力不及英伟达,但总算力就大了。算力想要多大就多大,多连结晶片就是了。

 

大模型就像一个吃资料饕餮神兽,喂给它的资料越多,它就越聪明。我有14人口,9亿缐民,每天产生海量消费、出行、医疗资料;另外,我国是制造工业大国、研发大国,各行各业产生的资料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

 

为加速了我国大模型的训练进程,大资料被列为我国新基建。2024 年 11 月 23 日,国家资料局发佈了《可信资料空间发展行动计画 (2024—2028 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信号,到 2028 年建成 100 个以上可信资料空间,广泛互联多行业资料、打破了资料孤岛。意味着我国人工智慧公司可申请使用可信资料空间里资料,用来训练自己公司的大模型。

 

在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工具链关键根技术上,华为又肩负重任,成立了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慧产业创新中心。2024 年 11 月 15 日,该中心与乐聚机器人、大族机器人、达闼机器人等16 家公司签署合作协定。合作人形机器人可搭载盘古大模型大脑、 kaihongOS 作业系统。

 

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加速之年。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公司已超 80 家。2024 年前 10 个月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至少有 55 起融资,11 月的 5 起融资事件。腾讯早2019 年领投优必选,阿里和联想都投资了星动纪元。

 

6/低空经济,中国又一大手笔

低空经济被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近 30 个省份也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中国继新能源汽车之后,又一大手笔。

 

中国正开启一场“交通革命”,交通和运输,有地面分流到低空。电动垂直升降飞行器eVTOL也叫电动飞行汽车、电动无人机。其工作场景相当迷人,未来可像滴滴打车一样,乘坐飞行汽车出行。货物运输、应急救援、农田施肥、喷洒农药等都可用无人机来幹。微型无人机可送外卖、快递。

 

2024 年 11 月12日,在15届航展上,航太科技集团签下了包含低空经济专案的600 亿元大单。13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牵头,联合航太科技、中国航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星网、中国商飞、中国航信家央企集团共同组建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此举壮观而震撼。

 

低空经济正呈爆发之势,很可能会崛起一批电动飞行器eVTOL制造企业。亿航智慧拿到了无人驾驶航空器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证),在国内外获得大量订单,产品正在量产阶段。另外eVTOL 航空器赛道上有峰飞航空、小鹏匯天、沃飞长空等知名企业。

 

电动汽车和电动飞行器eVTOL在产业链上有协同,进入低空经济领域的基本上是电动汽车电产业链上的公司。

进入低空经济领域的汽车公司有小鹏汽车、广汽、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小鹏汽车的“陆地航母” 飞行汽车成功完成全球公开载人首飞,並开启预定。广汽集团研发的首款飞行汽车 GOVE进行试飞,並获无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吉利汽车研发的是能乘坐6人的飞行汽车。另外长安汽车、奇瑞汽车预计2026年推出飞行汽车。

 

电池龙头甯德时代独家战投峰飞航空,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签订合作协定。亿纬锂能、孚能科技也纷纷入局 eVTOL 电池的研发与制造。

 

截至今年10月末,我国无人机产业链上的企业已超过1.7万家,从飞行控制系统、动力系统、感测器系统、通导系统在技术上都遥遥领先。民航局预测,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5 万亿。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有得拣活动平台立场。

 

管理署

一言以蔽之,管理就是化繁为简,系统经营,讲究效率,绩效次之。管理署收集各种社会讯息供参考,一起改善管理效率和效绩。

 

上载日期: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