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的渐渐过去,我们又要展望2025年了。际此地缘政治多变之冬,很多朋友都好像很迷茫,分不清发展方向!不过,我的方向就很明确,那就是双龙出海,香港与内地合作,齐齐出海!
策略就是「大湾区内同步走,一带一路向前行」。
但很多朋友又说,人家要发展,何需香港?
请记着,Web3 只能在香港发展,那就请在这方面动脑筋吧!Web3 不是光炒卖,而是实实在在地应用区块链技术来提高大家对互联网的信任。只要大家对数据由产生到使用,甚至由使用到销毁都保持高度信任,其产生的人工智慧就非常有价值了。而且 Web3 不应只局限于某区域,而是普及全球!
要全球发展,就不能单打独斗,一定需要联盟。中小企国际联盟已经在前海设立了办公室,以便联络国内比较成熟的中小企。另一面亦联络了东盟一些友好团体,以便着实落地。
环保是大家都关心的议题,尤其是年轻人,而且时间亦非常急迫,我们力争2030年达到碳排放量的顶峯,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因此大家都见到联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在 ESG 各方面都要严格地落实改善措施,力求争取多一些注重映响力的投资者投资,令业绩更上一层楼!在这方面亦对中小企供应商有所要求。若这些中小企供应商的产品及服务能具体计算到碳排放的量,並将这些交易都放在整条供应链上的区块链,那就完美了!
以上提到的都是投资,那么从何收益?希望大家能记得一些收入丰厚的业界标准(de facto standard),例如 MS DOS, Windows, Office 等。因为大家都使用业界标准的产品或服务,其他人为了方便就会沿用这些达标或兼容的产物,因此这些标准要开放和普及,而软件或设计都是开放源码就更好。因为开源就表示全人类都可以参与改善,更好的产品就会更快出现。
近日才知道原来 Tesla 就是利用开源策略来令到电动汽车于短期内普及,生产的效率亦同时提高。开源的效益不在于那件产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受衆的庞大市场力量,好像一个薄利多销的策略,但开源的拥护者亦可从旁得益。他们可以透过培训用户及协助维护系统而得益,从而变成一个生态系统。年轻人亦可以很快地掌握一门新技术来谋生,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其实开源的系统不表示它是完全开源的!开源的部份取决于授权许可的协议。
Tesla 亦有登记专利及拥有商业秘密(Trade Secret)的,但它巧妙地将部份开源给大衆而达至多赢的局面。开源设计还可以吸引全球的年轻人到来香港学习,还可以作一个游学行,从香港到深圳丶广州丶上海丶北京等地开交流会议,集思广益,将研究开发结果带上一层楼,效益不可估量。近期的热门话题:低空经济,也可以考虑这样地推出世界。这个业界标准不单制定功能,还要具备质量等级,以便业界持续改进。毕竟谁快丶谁大丶谁持久,谁就有话语权!
要实现这些策略,人才不可或缺。有幸于2024年12月中参加了一个在深圳举行的创新人才服务大湾区的高峯论坛。我在会上提出了要点:
一丶要加强大湾区内城市的互相沟通,加强两文三语的能力,用科技来提供即时传译就更好!
二丶河套是重中之重,因为是香港与深圳创新人才的跨境但紧密接触地,工作人员需要多元化,甚至国际化。一些工作人员可能喜欢深圳较幽静丶较宽敞的环境。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可能喜欢香港的热鬧而急促的节奏。大家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合作,可以迅速产生默契。
由于香港物价越来越贵,人手越来越少,前店后勤的需要越来越大,而且内地科技发展越来越专,香港可以作为集大成的积分器 (Integrator),将原先为内地市场设计的产品,因应国际市场不同的应用场境而集成一套价廉物美的全新系统。
例如为避免受外国限制而采用全国产芯片的产品,就是最明显的作用!这样亦促成香港及内地的中小企合作。最好是建立一个国际性河套元宇宙,当有足够的监管经验之后,工作人员就不需要局限在河套这块小土地上,而是有效率地在全球创新!
最后就是双龙出海的工具。
由于我们基本上失去传统依赖的欧美市场,而要去探索零碎低利的新兴市场,沒有 AI 人工智能的帮手,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有朋友说本来预期减息的环境,被特朗普的强势回朝弄得扑朔迷离。究竟是会持续减息还是时高时低呢?真是要临阵应对才成!因此要有一套贴近市场的电脑系统,在收集到数据之后能够瞬间作出分析,让管理人员作出及时而明智的决定。
就像多个百米飞人竞技,看谁跑得更快,抢佔市场的份额或利润。更甚,就是要有紧密的风险管理,防止因出错而要翻手纠正,减低效率而映响业绩,亦如接力赛般不要中间掉棒而落败。还有就是要持久战,保健康,斗命长,前中后都兼顾,那就能百战百胜!
有人说中国人只懂打麻雀,不懂踢足球。希望双龙出海能够有队型,朝着前方龙门入球得胜!
屈国良
仁大元宇宙通识科教授,中小企国际联盟监事长,一直鼓励企业创新、成长以及腾飞。提倡:大湾区内同步走,一带一路向前行。
上载日期:2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