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乙巳(蛇)年的第一天,不是大年初一(农历初一日2025年1月29日还是甲辰年),今天立春日,今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才是乙巳蛇年的开始!
「立」是开始,「春」是蠢动,立春一词代表着春天开始,万物復苏,大地回春的意思。《左传》提及「立春为启,立冬为开」,这「启」字正是开启一年之始的意思,当中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中国既以农立国,春季对于农民来说意义重大,是一年农事之始,故古人对立春很重视。
每年西历二月四日前后,当地球到达太阳黄经三一五度时,就是立春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二十四节气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除了是四季之始外,其农业的意义实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民会依据不同的时分及节气去作相应的农务,如春天开始播种,夏天万物迅速生长,秋天收割农作物,冬天贮藏作物,整个农事完成。
中华传统总体历法有四种:阴历(月亮朔望之历)(lunar calendar),阳历(太阳黄经之历)(solar calendar),星辰历(北斗七星旋转之历)(celestial calendar),和阴阳合历(即中国的农历)(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
中国农历通常被错误地称为「阴历」,其实是在夏历(阴历的朔望月)的基础上融合阳历成份(包括加入天干地支历“二十四节气”)的阴阳合历。所以「lunar new year」 並不就全是农历新年!中国历就是阴阳合历,而中国人的「春节」就是围绕着这个中国新年前后的文化风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春节」(chunjie)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是刻意的摆脱其他跟中国一样庆祝阴历新年的十多个东方国家对“ 中国新年”(Chinese New Year)差疑避忌的情绪和去中国化的心态,而尝试采用了较为政治中立的“阴历新年”(Lunar New Year),但这折衷的取向只是表述了历法,(伊斯兰历法与此历法也有相同之处),並沒有突出这段日子的文化内涵!中国新年「春节」,(chunjie),不单是历法,更是社会习惯风俗,家庭价值,更是中国文化!
「春节」,「中国新年」,即中国人的新春节日,从立冬开始准备,到腊月尾,除夕,新年, 立春,一直到元宵的上元节的一连串家庭社会庆祝活动。「春节」,突显的是中国人家庭中亲情的力量:心之所向,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谁也阻挡不住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
我们的春节,是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是文化自觉汇聚而成的热爱生活、看重亲情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人回家过年以滋润亲情的初心始终不改。这,就是中国人对宗族血脉寻根问祖,以家为核心衍生出的亲情之缐, 中华文化的主脉。
「立春」是一年的第一个节气,是以地球位于太阳运行黄道而定的,也是天干地支阳历(今年蛇年)的第一天,而「正月初一」则是乙太阴月亮的朔望而定的阴历年第一天(农历年初一),太阳历的「立春」与太阴历的「正月初一」並不一定在同一天,可以是立了春才初一(如2024龙年),或者初一之后才「立春」如今年2025年。每个阴历年(从一年的正月初一到下一年的正月初一),不一定就有一个立春节气。
一般的年份有一个「立春」(即所谓平年),有些年份,(特別是有润月的年份),可以有两个「立春」(即所谓双春闰月),有些则可以沒有「立春」(即所谓盲年)。如有两个「立春」处于两个初一之间,该年就是「双春」的一年。
今年,乙巳蛇年有六月和润六月的两个六月,一年有384天特別的长,便有两个「立春」,一个在年头:2025年1月29日大年初一过后西历的2月3日;一个在年尾:明年大年初一(西历2026年2月17日)前的「立春」(西历2026年2月4日)。
真正蛇年的开始,不是年初一,是「立春」日!未到「立春」日,蛇还沒有出洞,还不是乙巳蛇年!
「立春」是新一年的第一个“节气”,也是重温确认我们"气节"的时候。“气节”是指坚持正义的志气和节操。气,是骨子里生死了的东西,是骨气。节就是一个信念和大原则,做人的底缐。立气节,就是立德,立命,立行,立下一年的精气神。
简单地说,“气是敢做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朱自清语录》。意思就是说“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而这句话是出自《孟子》一书)。做人有自己原则和底缐,懂得取捨,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某些不该做的事情,有自己明确的方向,有理想和目标,有自己的信仰,这样的人,才算有气节。人如是,地如是,从政的也应如是!稍遇挫折,便药石乱投,忘掉初心理想,失尽方向步骤,皆因气节有损,宗旨把持不定!
气节,就是人生的 「压舱石」!失意的时候,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就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有气节的人,越是遇到了重大打击或致命的困难,越是能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百折不挠态度和不屈服的气概。
而一个人越是经歷了非同寻常极度痛苦的经歷,那么越是能看出这个人的品格和气节。而非常的境遇苦难,有智慧的人就会知道怎样去珍惜这难得的厄运,就会当成老天的馈赠,眷顾;就会在苦难中歷练自己,成长自己,锻炼自己;灾难就是自己的「磨刀石」,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优秀!重出生天时, 便能脱胎换骨,更是容光焕发。而帮助他熬过炼狱每一天的,靠的就是这骨子里的气节!
气节这个东西,说到底,就是老子的道一样,如水,利万物而不争,怎么变,他还是水,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
气节,就是初心的坚持!
初春之际,「立春」,就是立气节,初心不忘的气节!
何志平教授 金紫荆勛章
土生土长港人,香港首位眼科教授,前民政事务局局长、歷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对音乐艺术、人文科学、博雅教育、国际事务和关係都有深入研究及精闢见解。
上载日期:20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