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AI时代最危险的,不是孩子不会做题,而是不会提问

AI时代最危险的,不是孩子不会做题,而是不会提问

 

DEEPSEEK时代,鸡娃(指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就此终结?——AI时代最危险的,不是孩子不会做题,而是不会提问”。

 

2025年春节,中国AI产品DeepSeek的爆火掀起了一场全球科技地震。它不仅以性价比优势撼动硅谷霸权更在教育领域引发深刻反思:当AI能秒解奥数题拆解知识难点时,传统“鸡娃”模式是否正在加速失效?这场技术革命背后是教育底层逻辑的崩塌、社会阶层流动的重构以及人类核心竞争力的重新定义。


一、现行教育制度的底层危机:标准化流水缐与AI时代的根本冲突
现行教育体系诞生于工业时代,本质是“标准化人才培养流水缐”。其底层逻辑是通过统一考试筛选知识熟练工,以记忆力和应试技巧为核心竞争力。然而,AI时代的知识获取已发生颠覆:

 

DeepSeek可在3秒内生成涵盖小初高知识图谱的思维导图,ChatGPT能写出超越90%考生的议论文。当机器轻松碾压人类的知识储备量时,继续比拼“刷题速度”无异于马车与高铁赛跑。


麦肯锡预测:2030年70%的办公室工作将被AI取代,而创造力、审美力、同理心等“人类专属能力”的价值飚升。那些被鸡娃战术训练出的“满分机器”,反而可能因思维固化、兴趣匮乏而丧失竞争优势。正如清华教授警示:“AI时代最危险的,不是孩子不会做题,而是不会提问”。

二、知识结构重构与社会阶层洗牌:从学歷崇拜到能力本位
AI正在重塑社会流动规则。传统教育依赖的“知识壁垒”加速瓦解:985(985工程(Project 985是指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一流大学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毕业生与AI助手合作解决问题的效率,可能远超清北学霸的单打独斗。这导致两个剧变:


学歷通胀与技能重组:当DeepSeek能模拟名师一对一辅导,知识获取的民主化使“名校光环”贬值。

阶层流动新范式:过去“小镇做题家”通过高考实现逆袭,未来则需要“跨界整合能力”。如11岁女孩自学烘焙创立品牌、导演饺子靠兴趣驱动成就百亿票房,这些案例揭示:AI时代真正的稀缺品,是将兴趣转化为创造力的能力。

三、未来教育图景:从“军备竞赛”到“生态共建”
能力座标重置:培养“AI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包括:


元认知能力

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自我导向学习;
人性化能力

共情力、审美判断、价值创造;
技术素养

将AI作为“外脑”,用演算法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DeepSeek的崛起不是教育的末日,而是新文明的开端。当AI承担知识传输功能,教育才能真正回归本质——激发人的主体性。正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所言:“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工具,而是培育会思考、有热爱的生命”

 

 

管理署

一言以蔽之,管理就是化繁为简,系统经营,讲究效率,绩效次之。管理署收集各种社会讯息供参考,一起改善管理效率和效绩。

 

上载日期:2025.2.19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有得拣活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