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三国桥孙周三家两世缘

三国桥孙周三家两世缘

 

公元210年,孙权在周瑜的丧礼上,看到一个年幼的女童,便对小乔说:“让她给我做媳妇吧!”小乔吃惊地看着孙权:“我的女儿还小,怎能给你做媳妇?”孙权却安抚道:“就这么定下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这首诗让东汉末年的“二乔”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两位美人。大小乔本姓“桥”,“乔”不过是后世尤其是《三国演义》的误传。
 
公元199年,扬州庐江郡的皖城被孙策攻下。城破后,桥公家有两位倾国倾城的女儿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就这样,大小乔这对绝色姐妹就成了孙策和周瑜的战利品。
 
周瑜颇为得意地对孙策说:“在这个战乱流离的年代,桥公二女能有你我这样的丈夫,也是一件大幸事了!”
 
但是,大小乔这对姐妹自从遇见了这哥俩,也是挺命苦的。大乔刚到吴郡四个月,好日子还沒开始呢,26岁的孙策便因面颊中箭,最终重伤不治而亡,可怜的大乔就这样成了寡妇。
 
相较于姐姐的不幸,小乔的幸福婚姻至少维持了十年。三国时期的CP如此多,唯有周瑜和小乔最为般配,郎才女貌,绝对是最佳组合。而且,即便周瑜早逝,小乔也有姐夫一家的庇佑。
 
孙策不仅是周瑜的主公,两个人更是彼此信任的好兄弟,事业上齐头并进的好伙伴。孙策过世前,将印绶交予了弟弟孙权,也意味着将军国大权嘱托给了他。
 
原本在外带兵的周瑜连忙赶回来奔丧,当时,各项礼节很简单,唯有周瑜以君臣礼节表达了对年仅18岁的孙权的支持。
 
孙权懂得投桃报李,在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大败袁绍,责令孙权归还人质入朝时,孙权只找到了周瑜密谋此事。孙权的母亲更是告诉儿子:“公瑾只比你兄长小一个月,我向来把他当儿子般对待,你要记着,也要将他当作兄长般信任啊!”
 
孙权从此更加善待周瑜,一年赏赐给他的衣服便有上百件。而周瑜给予孙权的回馈便是赤壁之战的大获全胜,加强了孙氏政权在江东的地位。
 
遗憾的是,周瑜也跟好哥们孙策一样短命。公元210年,36岁的周瑜身染重病而亡。听闻周瑜病逝,悲痛的孙权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
 
不久,周瑜的灵柩送回吴郡,孙权不仅亲自去迎接,还报销了各项丧葬费用。孙权悲痛地对各位公卿说:“如果沒有公瑾,我又怎能当上皇帝?”
 
也就是在丧礼当天,孙权看到了周瑜的遗孀小乔,在小乔身边跟着的正是年幼的女儿周彻。
 
看着周瑜的幼女,孙权有感而发,对小乔说道:“让这孩子来我家做媳妇吧!”
小乔顿时一惊,连忙拒绝道:“小女尚且年幼!”
 
孙权意识到小乔误会了,便解释道:“我的长子与你的女儿年龄相仿,让这孩子做我家媳妇刚好合适。”
 
小乔听罢,这才舒了一口气,同时,也对孙权十分感恩。此时孙权的一番话可是保住了小乔母女平安,要知道,小乔可不是嫁给周瑜的,她只是周瑜的妾室。因为有孙权的庇佑,她们母女有了依靠,也有了保障。
 
公元225年,孙权为17岁的长子孙登和周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场婚礼有个环节是要顺江而上迎娶王妃,孙权更是亲自登上迎亲的船,可见他对周瑜后代的重视。
 
自从周瑜过世后,觊觎小乔美貌的大有人在,想要续娶她的人更是踏破了门槛。但是,小乔心中始终难忘周瑜,甚至安家于周瑜墓葬附近,表明自己此生不嫁的志愿。
 
小乔深知周瑜对女儿的期望,便用十多年时间悉心教导周彻。待孙登迎娶周彻,掀开红盖头时,瞬时就被这个楚楚动人的美丽女子所吸引。周彻兼有母亲的美貌和父亲的才华,婚后与孙登琴瑟和鸣,恩爱非常。
 
值得一提的是,孙权除了安排好小乔母女外,还让周瑜的长子周循迎娶了自己的长女孙鲁班,让周瑜的二儿子迎娶了宗室女,可谓仁至义尽。巧的是,周彻和孙鲁班的关系极好,两个好姐妹亲密无间,无话不谈。
 
周彻虽然年轻,但是仁爱有胸怀,最大的期望就是丈夫能成为了一代明君。而孙登其人不仅谦和友善,又善于礼贤下士,夫妻俩可谓志向相投。
 
周彻常常提醒孙登要体恤人民,孙登每次外出都会注意不践踏良田。孙登爱惜人才,能够礼贤下士,与下属毫无距离感。
 
有趣的是,孙登性格比较外向,为此他经常打趣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有一次,孙登突然对诸葛恪说:“我送你点马粪吧!”诸葛恪则不慌不忙地说:“那我只能回太子点鸡蛋了。”
 
一旁的孙权不明所以,不解地问诸葛恪:“他给你如此腌臜之物,你就回他鸡蛋?”
诸葛恪则淡然地说:“这两样不都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吗?”
 
孙权和孙登父子听罢,立刻仰头大笑。这就是孙登,拥有一颗有趣的灵魂,周彻嫁给他必然是遇到了良人。遗憾的是,孙登在33岁那年英年早逝,孙权每每提及这个儿子都泪流满面,周彻的悲痛可想而知。
 
史书吝惜笔墨,不肯交代大小乔的结局,但是,这对绝世姐妹花却为三足鼎立的时代留下了美丽的话题。她们无法主宰前半生的命运,便就化作传奇,留待后世评说吧!
 
 

史美颐

空想、幻想多于理想。老差骨说,天下事,钱银、女人而已,这里只谈男女事!

 

上载日期:202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