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深度文章向大家推荐:
原创 墨子连山 墨子连山 2025年02月19日 18:03 山东
2024年在哈佛访问,有段时间家旁边的球馆关了,就只能走远点去法学院的馆里打。
那个馆人多,基本够全场,我就跟他们分拨打。
连着好几次都跟一个白大个分到对面,我俩就一直对位。
这哥们不到190,比我高半头,別看瘦,但有点干巴劲。
水准吧,说实话,打得确实不错,而且一看就是那种对技术速度特自信的。
估计刚开始对位他沒把我当回事,我是那种末端瘦,核心强的类型,对抗前确实很有欺骗性。
可一旦打起来,对方就要吃瘪。
而且由于跟自己的预想差太远,他们总感觉自己发挥不出来,就很容易拱火。
当年在校队时我就是靠单防对方核心起家,动不动就能防到对面想动手,然后吃T,也就靠这个一步步坐稳主力,最后成了核心。
显然白大个也沒例外。
而且他所引以为傲的技术和速度,正好也是我的长板。
这两个长板还都比他长,完全弥补了身高劣势。
想像一下,一个你自以为可以轻松摆脱的人,把你黏住一整场,一次也过不了,是什么感受?
再加上他经常来,场上都是熟人,把他当大腿。
自己主场,几个回合下来被我防得一分未得,还被断了一次,脸上就有点挂不住了。
既然正面突不了,他就琢磨利用身高优势往里打。
但他背打了两下,发现根本顶不进去,我就知道他要来火了。
果不其然,这货动作越来越大,开始上肘了。
这要是正规比赛,他就算上钩了,这么打下去沒多久就得被罚下。
但野球场沒有裁判,你把他惹火了,大家都打不成,沒必要。
为了缓和气氛,有几次他顶我,被我弹出去之后,我都友好地问他沒事吧?
这要是在国内,大家都知道抬手不打笑脸人,也就那么算了。
可美国人不是,在他们的认知里完全理解不了“客气”这两个字。
你跟他谦让,他反而以为你怕了,更加变本加厉起来。
有一次看他自己失去重心摔出去,我主动上前拉他,说对不起,你去发球吧。
这货居然白了我一眼,然后嘟嘟囔囔让我动作小点。
把我整得一愣,合计这也太不上道了。
更绝的还在后面,从那之后,每次他自己摔了就都开始喊犯规。
我在那高举着双手,说我根本沒动,你撞我自己弹飞了怎么成我犯规了。
这货反过来问我,说这次跟你自己之前认犯规那次一样,为啥不是犯规?
我说之前我是看你摔得可怜,让着你,也沒说是自己犯规呀,那个球就是好球。
他说你让我发球就说明你认为是犯规,说着还问旁边人。
结果旁边人也七嘴八舌跟着附和。
我当时就来火了,说你要是这么矫情,那你每个动作都抡肘子,每个动作都犯规。
人家还有理了,说你觉着犯规你喊啊,你不是沒喊嘛,怪谁?
旁边一群人也一致认同。
后来我观察了一下,发现还真不是针对我,他们确实从来沒有人主动承认自己犯规这么一说,都是喊对方犯规。
既然人家就这习俗,那咱也只能入乡随俗,后面只要他上肘我就喊犯规。
但这货不认,说哪有一个防守的总喊犯规的。
我说那是因为你犯规多,怎么还不让喊呢。
不知道是碰到了他哪个G点,从那开始这货就一直说,不停说。
我不吱声他说,我说他就比我说的声音更大,看那意思就是要把所有话说完,让我无话可说。
不过说实话,人家嘴皮子确实遛,而且还特別善于调动周围人,给我营造出一种众叛亲离的氛围。
这下我倒不生气了,反而勾起了好奇心,问他是法学院的吗?
结果还真是。
我说怪不得用嘴打球。
在他的喋喋不休中打了几局,我也习惯了,当作听不见。
但毕竟我年纪大了怕受伤,打着玩也沒必要玩命,5场让他赢了2场,算是互有胜负吧。
只要你接触过一些美国人,其实不难发现,他们对“说话”的认知跟中国人完全不同。
中国人,起码是精英层,讲究谨言慎行,少说多做,“巧言令色”可不是什么好词。
但美国人正相反,他们把能说会道叫“social skill”,社交能力,並且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能力。
你很少能见到一个不善言辞的美国人,而且越往上层走越能说,因为不能说的早就被淘汰了。
尤其像哈佛这种,一半法律一半经济的美国顶级学府,更是一个比一个喜欢耍嘴皮子。
我不是说这样就不好,人家毕竟靠嘴吃饭,这是一项技能,无所谓好坏。
但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了解对手,知道他的长处,也知道他的短处,然后才能扬长避短。
在一个全民耍嘴皮子的国度,你跟人家靠耍嘴皮子上臺的总统比赛耍嘴皮子,显然並不明智。
相反的,我们的管理者是靠业绩筛选出来的,这是我们的长处。
要竞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耍你的嘴皮子,我做我的业绩,最后看结果就好了。
难不成你还想跟懂王口头掰扯掰扯?
人家昨天还说中国邪恶,今天就改成伟大国家,昨天还说要加60%关税,今天就变成10%。
记住,大家虽然都说话,但说的並不是一种话。
他打嘴炮,你打球,让他一分得不到,爱说啥说啥去呗。
虽然我在球场上沒做到,但中国却在所有实质领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