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再看电影《哪咤》对校长管理的启示

再看电影《哪咤》对校长管理的启示

 

 

电影《哪咤2》登顶全球最卖座电影,有太多观后感,积极人生,有内地校长从“校长管理“的角度与大家分享:

 

电影院看完哪咤2《魔童鬧海》后,在家又将哪咤1《魔童降世》《哪咤鬧海》老片子再看了一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印证。几部影片都探讨了命运、成长与自我认知等议题,鼓励观众勇于挑战命运,追求自我实现。特別是哪咤2‌作为一部现象级动画电影,不仅以百亿级票房和视觉震撼引发关注,更通过角色的成长故事传递了深刻的教育启示,中国教育报有一篇文章有过分析。那么对于对于校长成长来说,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什么思考呢?

 

一.打破偏见,重构教育中的“自我认同”

标籤化教育的反思:哪咤作为“魔丸”转世,自出生便被贴上标籤,但李靖夫妇和太乙真人並未用标籤束缚他,而是通过“鼓励”激发他的潜能和对真善美的真正追求。这启示校长需摒弃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不随意给学生和老师贴上标籤,我们要关注个体的独特性与潜能,避免以标准化评价体系定义师生的未来。

 

身份认同的觉醒:影片中哪咤最终接受並骄傲于自己的身份,强调“小爷是魔,那又如何”。校长的成长同样需要突破传统教育框架的束缚,敢于创新管理模式,同时在教育实践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与身份认同。

 

. 教育者的角色:从“权威”到“引导者”

家庭教育的启示:李靖夫妇从“严父慈母”转变为理解与支持的陪伴者,东海龙王最终学会放手,让敖丙自主选择人生道路。这映射出教育者需从“权威主导”转向“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培养其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的实践:太乙真人通过因势利导的教育方式,结合哪咤的天赋引导其成长。校长在制定教育策略时,也应注重个性化培养,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计差异化课程或活动,激发其内在动力。

 

. 创新与勇气的教育哲学

“敢闯会创”的精神内核:哪咤与敖丙的台词“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展现了突破规则、挑战不公的勇气。这种精神对校长的启示在于,教育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试错中成长。

 

从“结果导向”到“过程导向”:影片中万妖沖鼎的场面传递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非结果”的价值观。校长需在管理中弱化功利性目标,更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例如通过专案式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其抗挫力与探索精神。

 

. 家校协同与榜样力量

家庭与学校的双向赋能:殷夫人既以母爱包容哪咤的叛逆,又以武将的刚强树立榜样;申公豹的勤勉与父亲申正的严格要求形成复杂互动。这提示校长需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包容的成长生态,同时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榜样教育的多样性:石矶娘娘的自信与乐观、申公豹的勤勉与矛盾,均展现了角色复杂性。校长在办学过程中可通过多元化的榜样案例(如科学家、艺术家、普通奋斗者)帮助学生建立多维价值观,而非单一的成功标准。特別是要努力走出“唯分数论”,让更多的师生发展更多元。

 

. 教育生态的包容性与未来视野

包容“不完美”的成长:哪咤的“容貌焦虑”与申公豹的挣扎,揭示了真实人性的复杂。校长需推动校园文化从“追求完美”转向“接纳差异”,例如建立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允许学生展现脆弱与困惑。

 

面向未来的教育革新:影片中“敢闯会创”的精神与当前科技革命(如人工智慧)的深度融合,呼吁教育者关注创新思维与跨学科能力。校长可借鉴此理念,推动AI赋能教育、STEAM教育、创客空间等实践,培养适应未来的复合型人才。

 

《哪咤》系列通过神话叙事传递的教育哲学,与镇江一校长以影片激励学生“书写自己的封神榜”不谋而合。校长的成长不仅需要教育智慧,更需保持“少年气”——对教育理想的执着、对变革的勇气,以及对每个生命独特性的敬畏。“真正的教育是唤醒与赋能”,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个师生在爱与理解中,成长为自我命运的“哪咤”。

 

管理署

一言以蔽之,管理就是化繁为简,系统经营,讲究效率,绩效次之。管理署收集各种社会讯息供参考,一起改善管理效率和效绩。

 

上载日期:2025.3.8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有得拣活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