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治「风向标」与经济「晴雨表」,每年全国两会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生动实践。尤其今年,刚好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的关键节点,承上启下,今年两会有着特殊的歷史使命,备受国内外瞩目。关键时期、新的阶段,机遇和挑战並存。香港要打破思维局限,深入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新阶段的重要使命和要求,跳出既有机制的困囿,大刀阔斧改革创新、破浪前行,以己之长贡献国家所需。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不仅肩负中央的信任,更承载香港社会的期盼。民众祈愿国家可以发展得更好,让香港更加繁荣稳定,让市民有更富足的生活,有更美好的环境,人人能得以尽展其才。因此,全国两会与港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香港社会要高度关注两会。但究竟该如何解读和观察全国两会?笔者建议,至少要从以下角度理解:

 

一、领悟「两会精神」,精准把握香港发展方向及角色定位。

从近期习近平主席对港澳重要讲话、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及丁薛祥副总理3月6日参加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会议的谈话内容,都让大家充分领悟「两会精神」,发掘关键「文眼」,以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关键时期国家对香港的希望和要求。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首先是「一国两制」新阶段。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澳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一国两制」实践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论断,並强调「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復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

 

另方面是中央坚定支持大湾区融合发展、致力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及港澳工作,提出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別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在说到「区域发展」时,提及「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还有是维护高水平安全与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一国两制」新阶段,特区要践行新使命。一是深刻理解和把握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要方向,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港澳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三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机遇,四是深刻理解和把握维护国家安全的底缐与要求。「维护高水平安全」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沒有高水平的安全,高质量发展无从谈起。尤其是在维护国家安全大是大非面前,港澳决不能含煳。

 

二、透过政府工作报告,挖掘香港经济转型发力点。

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今年GDP增长5%左右。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之下,5%既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底缐,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起跳点。国家将采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国债、专项债、中长期资金入市与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齐上阵。民生关切方面,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是中央的民生政策主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项措施,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精准发力。

 

推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未来中央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服务化的服务商,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等。

 

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稳定单拓市场;优化金融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和海外仓建设;拓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大力鼓励外商投资,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加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香港回归近28年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一国两制」实践迈入新阶段。这一路走来,成功的背后都有伟大国家作为坚强后盾,有中央政府和内地同胞的大力支持,下一步香港应读懂政府工作报告,把握中央最新举措,发挥「内联外通、文贯中西」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之下,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中,筑牢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与金融安全屏障,扮演好国际交往合作的「槓桿」与「枢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越香港,比香港高221亿元人民币,跃居大湾区经济总量第一城;到了2024年,两城之间的差距就高达约7,564亿元人民币,香港GDP仅为深圳的81%。深圳接连河套的地方,早已高楼林立,许多耳熟能详、名扬国内外的创科、人工智能公司扎堆聚集。大湾区建设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切入点」和「先行区」,香港如何把自身发展放在国家大局下谋划,思考如何在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同时贡献国家,更快参与大湾区的实际合作,值得所有人深思。

 

大刀阔斧改革创新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转型发力点,外商投资机遇扩大,创科新产业发展将迎来高潮,保险、养老、医疗等会更上一层楼。香港在基础科研方面独具优势,在金融、物流、贸易、法务等领域同样是「国际特长生」,须联同大湾区内地九市在研发、产品制造、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方面达到世界级水平,甚至实现跨境保险+养老+医疗,构建浙赣粤运河等等,开创新天地。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有得拣活动平台立场。

 

何志平教授   金紫荆勛章
土生土长港人,香港首位眼科教授,前民政事务局局长、歷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对音乐艺术、人文科学、博雅教育、国际事务和关係都有深入研究及精闢见解。

 

上载日期:2025.3.11

 

原文刊登在大公文匯电子报:

https://www.wenweipo.com/a/202503/11/AP67cf4892e4b0c0072b5f06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