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第10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以視頻方式出席開幕典禮,並發表主旨致辭,大力批評美國濫施關稅的霸凌行徑,指出「美國見不得香港好,是破壞香港人權自由、法治秩序和繁榮穩定的最大黑手,它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

 

在當前中美博弈加劇的大背景下,夏寶龍主任提醒香港各界「外部勢力搞亂香港、以港遏華的圖謀不會改變,也絕不可能得逞」、「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是嚇不倒、壓不垮的」、「背叛祖國、背叛香港的人永遠不會有好下場」,呼籲港人在新形勢下要堅守民族大義,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密不可分,香港作為國家金融「南大門」,在全力構建維護國家政治、社會等安全屏障的同時,更須築牢國家經濟安全底線。

 

譜寫「愛國者治港」新篇章

國家安全不僅涉及政治與法律議題,更涵蓋軍事、經濟、文化、科技等多元領域的系統安全。政治安全是根本,人民安全是宗旨,國際利益至上是準則,經濟安全是基礎。香港國安法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頒布實施,標誌着香港邁入由治及興新階段;譜寫「愛國者治港」新篇章,是以維護國家安全為核心的香港新風新貌,也是香港「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建設與國家融合發展的理性進程。

 

今年也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國家在香港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時,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以新制度應對危機,是履行維護國安根本責任的具體體現,是對香港法治體系的理性引導。「一國兩制」始終是中國和平統一與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和制度槓桿,與時俱進,在時代性和世界體系變遷中完成自我更新,進入實踐新階段。香港也實現了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深刻轉變。

 

防範外部勢力以港遏華

回溯歷史,外部勢力從未停止以港遏華。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發生的種種亂象,背後都有外部勢力的影子。香港社會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安全形勢仍然十分嚴峻複雜。尤其近期美國持續以關稅戰、貿易戰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企圖全方位遏制中國發展,香港市民必須正確認識香港歷史發展及角色定位調整,認真剖析香港社會現實與挑戰,深刻理解國家安全戰略、目標、利益和底線,才能與全國人民一起,提高警惕,保港衛國,實現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

 

據港英政府紀錄,在英國佔領香港初期(1842年至1860年),英軍利用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深水良港,作為兩次鴉片戰爭軍需物資的後勤補給站;到中期(1860年至1941年),外資進入香港,打造國際轉口貿易港,金融繁榮,香港成為英國向內地傾銷商品、榨取資源的中轉基地;後期(二戰後1945年至1997年),1950年代英國視香港為英美與新中國互動的放哨站和貿易轉銷口,1970年代香港躍升為環球經濟下的亞洲四小龍,轉變為內地改革開放的前沿地,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香港被當作輸出「顏色革命」的橋頭堡。

 

英國對香港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變化,始於1985年港英政府立法局首次引進間接選舉,自此社會出現要求直選及普選的呼聲。1990年4月4日,中央頒布香港基本法。港英政府着手急轉過渡期策略,猛推「民主方案」,向社會各界別擴散「公民社會」意識,包括文化、專業、學術教育、藝術等領域,並施行公務員加立法局的無縫過渡,以鞏固英制法律系統,且引進美國資本,利用新文化、傳媒等途徑進行思想滲透,大範圍扶植華籍過渡代理人才,希望造就一個不認同、不承認中央政府的香港,培養出一批不信任、不接受國家主權,甚至挑戰國家政治秩序、管治權威的香港精英階層,從而注入社會不穩定元素,播下顛覆國家政權的種子,挑撥社會仇恨,操縱所謂「香港民意」,施壓及影響中國。

 

關稅數字遊戲終成歷史笑柄

美國自1989年開始高調介入香港過渡期安排,有步驟插手香港事務,目的不單是維護美國在港的特殊利益,也支持香港「民主化」,透過搞亂香港、借勢引發內地「顏色革命」,更有把香港作為牽制中國崛起、要挾訛詐中國的長遠考量。

 

美國長期憑藉「民主」、「人權」等議題,制定其干預香港事務的國內法律法案,如1989年至1990年美國國會兩次通過增加香港向美移民配額修正案,為親美勢力提供「護身符」;1992年推行《香港政策法》,自此美政府每年向國會提交相關年度報告;1994年至1997年,通過《香港回歸法案》等系列法案;香港回歸祖國後,英美反華勢力不斷干預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及政改問題。

 

美國國會、智庫、非政府組織及右翼反華勢力不僅積極向香港反中亂港勢力面授機宜並資助經費,為「港獨」、黑暴分子撐腰打氣,還主動為美政府出謀劃策,充當其公開干預插手香港政改的「急先鋒」,致使香港社會在2019年爆發修例風波。

 

2017年,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宮,中美之間的大國博弈不久後全方位展開。美國將香港作為一張牌,時不時虛晃一槍,但尚未做好以全面犧牲香港經濟收益來徹底與中國撕破臉。

 

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美國在港企業多達1,300多家,其中包括726家地區總部,居港美國公民約有85,000名。迄今香港仍是對美貿易順差最高單一經濟體,過去十年美對港貿易順差達2,715億美元,是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相反,美國貿易僅佔香港全球商品貿易額0.1%。

 

美國商會發布2025香港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83%美企對香港法治投下信任票,認為國安相關法律不會妨礙其業務運營。不過本次特朗普揮動關稅大棒,竟對從不設關稅的香港累計加徵245%關稅,實在無恥至極。

 

此時,香港作為全球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與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以及國內外「雙循環」關鍵節點,也成為中美博弈中的重要存在,隨時面臨不同金融風險和挑戰,必須要築牢國家經濟安全、金融安全底線,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及時防範及抵禦應對外部勢力的破壞衝擊,為國家站好第一班崗。美國「鄉巴佬們」及其玩弄的關稅數字遊戲,終將成為歷史笑柄。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有得揀活動平台立場。

 

何志平教授   金紫荊勛章
土生土長港人,香港首位眼科教授,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歷任多屆全國政協委員,對音樂藝術、人文科學、博雅教育、國際事務和關係都有深入研究及精闢見解。

 

上載日期:2025.4.22

 

原文刊登在大公文匯網

https://www.wenweipo.com/s/202504/22/AP6806a69de4b00814d47b76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