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下半年香港住宅樓市勝上半年

下半年香港住宅樓市勝上半年

 

上半年香港整體物業市道轉趨暢旺,尤其是一手盤單位成交回到九千宗以上,是創六年同期新高!


回看五年內一手樓市道

過去五年上半年及整年一手成交宗數如下:

 

2020-  6615宗 (14244宗)
2021-  8049宗 (16230宗)
2022-  4609宗 ( 8927宗)
2023-  6079宗 (10368宗)
2024-  8632宗 (15561宗)


即自2020年起五年上半年平均成交量是大约6800宗。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大約9300宗,同去年同期比上升7.7%及同過去五年均值比上升36.7%,上半年一手樓市興旺是肯定的。


五年全年的平均成交宗數是13066宗。把上述兩组平均宗數相減,求得五年內下半年平均宗數是6266宗。如果今年下半年成交宗數達到五年的均值,則全年總交投量是不少於15566宗,大概是2024年水位,並且有力再挑戰2021年的16230宗或甚至2019年的18378宗。一手市場走向復興之路基本上已確立了,問題是還可走多遠呢?


再分析過去六年平均成交值
過去六年每年一手樓成交均值如下:
2019 - 10.75百萬
2020 - 11.15百萬
2021 - 13.18百萬
2022 - 10.27百萬
2023 - 10.50百萬
2024 - 12.13百萬
2025上半年 -9.07 百萬


五年間的走勢表現波幅不低。大致上在1千萬至1千1百萬區域中,2024年突破1千2百萬,但今年首半年大幅度回調至9百萬左右,同比急降25%,反映上半年多是中细碼單位成交。這是大趨勢,還是短暫現像?


上半年六百萬成交主導
根據美聯物業研究中综合一手資訊網,今年上半年(直至六月二十六日),六百萬以下一手成交共錄得5214宗,較去年上半年大升87.3%,是2013年一手新例實施後的半年新高,充分解釋上半年均值急降!

 

如果單看今年上半年,六百萬以下的一手樓成交佔比57.7%,意味100宗有约60宗屬於中細碼住宅。再以户型分類,則兩房成交略高於一房數目。综合而言,上半年新樓成交以六百萭以下的二房單位主導。有着政府大幅減低四百萬以下住宅單位的印花税,不少發展商先行推售中細碼單位,快速償還上半年高昂銀行利息,再圖下半年銷售大計。


新鸿基位列「賣樓王」
若論及上半年「賣樓王」,則非新鴻基地產莫屬。根據中原地產代理统計,她們上半年總成交逾2300宗,吸金超過173億元,主要來自西沙全新盤的1500伙,吸金逾85億元,並成為上半年銷售數目和金額的雙料盟主。

 

吸金額排第二及第三分别是新世界和恒地,大概各是100億元和82億,前者主要來自北角皇都及黃竹坑傲晨,後者依賴九龍城南首及長沙湾Belgravia Place 。

 

從成功推售新盤中,不難再次印証都是主要來自九龍和新界大型中小型住宅的物業發展,以低於同區同類二手樓價首先定價,並且一舉取得亮麗成績,創造良好市埸氣氛,再來部署下半年開售策略。


較貴重物業成下半年促銷主角
過去五年一手樓平均年成交金額約是1524億元,今年上半年已促成830億成交,達標54%,可謂已交足功課。剩餘下半年發展商如果部署?


根據傳媒市場調查,下半年共有67個新盤可推售,涉及六大發展區域的2萬3千伙。六月二十四日,新地屯門Novo Land 3A 期率先開售,首批108伙折實入門價299.9萬,後再加推單位,成為下半年新盤開打的首個項目。直至七月三日已累收約8千票,超額認購48倍。據代理消息,原推及加推的單位,160伙已沽空,成績可謂非常不俗。


如果以總量分析,單一項目最高供應量是將軍澳日出康城13期的255O伙。如以推盤最多區域會是啟德新區,共有六個新盤含5331伙,包括長實花語海一至二期的723伙,新地天壐.天二期的584伙現樓及跑道區承豐道18號逾二千伙大型海景盤。

 

啟德區儼然成為下半年新盤的主戰場,且大多是優質海景單位,無論單價或總價都是屬於貴重水平。如果多數被成功認購,則可以扭轉上半年中細碼單位的主導角色,有效填補近半年的大型屋邨式優質單位的「供應荒」!


總論
2025年一手樓市可謂開局良好,依賴中小型單位取得良好銷售結果,成功達到半年目標,為發展商買得下半年時機,伺機悉力開售優質單位。啟德新區和黃竹坑上蓋固然是绝妙選擇。如何於復甦期中定下優質單位的單價實是成功出售的關鍵因素,似乎先取低於同區同類二手單價是較為可取的方法,大家不妨静候銷售成绩才看清未來走向,是横向或逐步回升?

 

張宏業
中國房地產評估師,英國特許测量師,香港测量師,澳門房地產評估協會會員,粤港澳大湾區数字產業協會副會長,香港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上載日期:20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