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我國古董文物收藏的現象和未來發展方向

我國古董文物收藏的現象和未來發展方向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靠着自身智慧創造出很多優秀的藝術作品,是文明的見證,其中赫赫有名的包括商周青銅器、漢唐陶瓷、書畫藝術;宋代五大名窯瓷器更是名揚天下,元明清青花瓷蔚為大觀,為世人所景仰。

 

中國文化遺產,博大精深,保存絕不容易,古董文物作為時代的見證,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珍惜。特別是過去100年政治轉變頻繁,人民生活困苦令到我們懷疑,甚或質疑古老傳統文化製造落後,欲除之而後快。

 

雖然如今國家撥亂反正,但珍貴文物還是損失不少,能不令人唏噓!

 

 

國內文化體系 顯得雜亂無章

清末民初,國家積弱,政局動盪,我國很多珍貴文物都給人賣到國外,成為現在外國博物館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英博物館戴維德基金會的中國瓷器收藏。中國最好的古代藝術收藏品都在外國,令人嘆息。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經濟繁榮令參與文化收藏的群體愈來愈大,但也因為發展過急,現今我們文化體系有點雜亂無章。

 

8000萬人參與古董藝術收藏,各人目的都不一樣。譬如有些希望收藏好似中六合彩一樣,可以突然富貴;有些搞收藏可能顯擺一下自己,對收藏品沒有下一點功夫詳細研究,只覺得參與其中很好玩,喜好收藏原因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筆者認為每個人收藏目的不一是很正常的,問題是當我們踏入這一行之後,就應該肩負為文化傳承的責任,多研究、多學習,探求歷代藝術作品真正意義和特色,從而提高個人文化修養。這樣做藝術收藏才有意義!

 

其次,現存管理文物的架構極其複雜,《中國文物法》規定比較死板。

比如規定宋代或之前古董文物不能夠私下買賣,只有賣給國家,令到很多喜愛收藏的朋友資金上有很大壓力,對保護文物沒有好處!

 

更離譜的就是國內一些所謂專家,完全否定民間收藏,只承認國際拍賣行的收藏品,一竹竿打一船人,令業餘收藏者吃盡苦頭!

這樣一個生態圈又有什麼意義呢?

 

收藏家為自己喜好,出錢出力保護國家文物,但在國內卻毫無出路,外面世界就充滿機會,難怪很多時我們的國寶無緣無故流失到國外,成為炙手可熱的收藏品。

 

經過國際拍賣行一番操作,這些無人問津、飄洋過海的收藏品,卻能以高價賣回給中國藏家。老外掌控話語權、定價權,令大量國家資金流失,這樣怎能不令人失望!

 

 

收藏界怎樣才能走得更遠?

只有「以藏養藏」,才能令中國收藏事業走得久遠。

因為資金要求高,沒有人有那麼多資金,可以長期收購古董藏品。

 

最理想的情況是,新人早期收藏比較普通的物品,隨着經歷和認知慢慢增長,加上有適當渠道轉手,可以漸漸改善自己的收藏。

 

近年國內非常盛行「藝術銀行」,很多人以為藝術行成立之後,就可以多一個門路買賣了,其實不是的。

 

因為藝術銀行和拍賣行的運行體制差不多,都講究流傳有序,只有賣家事業愈成功、地位愈高,他們才會愈喜歡,因為有故事,比較容易推銷。一個工薪族、普通的收藏家,好難進入這樣的體系,更遑論拍得高價。

 

收藏事業必須走向精品化,新人絕對不能夠貪平,買一些老、普、殘的作品!這樣對藏品升值能力有阻礙,希望大家明白。隨着時間轉移,稀缺的精品會升值得非常快,其次藝術成就和歷史價值等都對藏品價值有決定性影響。

 

 

收藏金融化的開始

除此之外,國內某些保險公司開始提供藝術品保險,筆者覺得這是收藏金融化的一個好開始。因為保險公司能夠為藝術品投保,代表着收藏品是獲認定為「可移動財產」。

 

收藏鑒定、估值、儲存和保安途徑已經成熟了,獲承保之後收藏品在藝術銀行或者交易所買賣就多一個保障,這對藝術品金融發展非常重要。

 

現在是金融科技發展迅速,相信收藏相關的金融產品在不久將來發展將更加成熟。筆者認為藝術收藏品都可以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標的,這樣人民的財富就可以分散在不同的項目上,不至於太集中於傳統房地產或股票市場,外國已有相關經驗值得借鏡。讀者認為這樣發展好嗎?

 

 

作者:李大齊
香港大學經濟系畢業,歷任國際保險公司大中華區責任險主管。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喜愛收藏,熱心推動年輕人認識中國傳統文化、音樂和藝術。


原文刊登在灼見名家網站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我國古董文物收藏的現象和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