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山邊的紫花,潤物細無聲

山邊的紫花,潤物細無聲

何紫不經不覺間已逝世31周年了,但他的散文、童話、陽光與童心仍常存在許多人的心中。

 

何紫育有兩子一女,兩位公子早已移居外國多年,而女兒何紫薇還留在香港。她為了與母親有更多相見相處的機會,選擇了也在舊居般咸道置業,可與母親同住一座大廈。而何紫的夫人今年已83歲了,而且精神奕奕,令人恩惠。

 

 

阿濃、何紫的緣份

筆者認識紫薇是最近一次與阿濃茶聚的原故。

其實阿濃和何紫是同一代人,阿濃年長何紫4年,兩人早在30歲左右已認識交往,後來更成為摯友。兩人都在不同的報刊寫專欄文章,當年最文藝和受知識份子歡迎的報章,首推《華僑日報》和《明報》。

 

何紫曾任前者的副刊編輯。另外阿濃和何紫也曾在《明報》合寫「短傳集」的欄目4年之久。那時侯他們每人負責隔天寫一篇文章,就如乒乓球一様,節奏明快。

 

一般而言,何紫寫有關兒童的文章較多,而阿濃比較多寫青少年及教育的題材,畢竟,當年,阿濃是官校教師,較了解老師的處境,而何紫只有培僑中學任教師3年,之後從事《兒童報》的編輯工作,從以開始了他文化教育的事業。何紫自言他是個「大孩子」,擁有一顆赤子之心,能代入孩子的角色去觀察、感受,所以童話童詩都有童心童趣。

 

潘金英及潘明珠兩位為人熟悉的兒童文學作家都視何紫為伯樂。潘氏姊妹更認定他是「香港兒童文學之父」。

金英在她的碩士論文的功課中,也是研究何紫在香港兒童文學的貢獻。據我所知,香港也有不少人有興趣硏究何紫的一生成就,當中包括小學校長陳瑞良。何紫薇也邀請了他一起在書展的講座中分享他喜愛何紫的原因和對他的影響。

 
 

逝世25周年 女兒出版訪談錄

日前,我相約了紫薇和我的好友連民安一起茶聚,目的是「以文會友」。因為民安是中學的中文科老師,自青少年開始已迷何紫的文字,他又是一位業餘的收藏愛好者,特別愛收藏書刊雜誌,他便帶來了他4本何紫的珍藏,包括他的成名作《40兒童故事》,4本書已有30、40年的歷史,當然已經發黃,但何紫的情懷、正氣、陽光仍要照耀世人。

我們三人傾傾談談了近3小時,可說是盡慶了。大家有說不盡的話題,何紫其人其事其文,都令人津津樂道呢!

 

紫薇說人到中年,要想做些更有意義的事,她在2016年,何紫逝世25周年的紀念活動中,重燃去總結及傳承爸爸的火苗。她除了到書展和學校分享爸爸生前逸事外,還和馬輝洪一起籌劃一本紀念何紫的訪談錄。

 

訪問的事情由2019年11月開始至2022年4月完成,總計歷時兩年半。她聯絡了何紫生前的摯友良伴,如阿濃、小思、陳耀南、周兆祥、潘金英、潘明珠及周蜜蜜等十多位香港著名的作家和文化人,他們接到紫薇的邀請無不立刻答應,沒有任何一人拒絕,由此可知何紫人緣甚佳,大部分受訪者視他為良師益友、前輩伯樂,訪問能讓他們懷緬昔日和何紫之間的情義,眾人都樂在其中,樂見其成。

 

 

不像她爸爸的速戰速決,紫薇的書是慢工出細貨的。處理好文字記錄部分後,紫薇想了一個很好的書名《潤物無聲──何紫和那時代人物訪談集》並邀請了胡燕青畫了一幅大自然畫作封面,確實清新脫俗,何紫確實是一道清泉活水,他不但是香港文壇的一株奇葩,更為香港文壇開辟了大片的土地和自然資源,扶腋後進,他先後創立山邊社、香港兒童文藝協會、《陽光之家月刋》等。

 

他不但筆耕不輟,而且為不同的作者出版各式各樣的書刊。他是「捧着一顆心來」的,出版從不計較利潤,最重要是裨益社會。山邊社在他以一人之力,竟可在10年間出版600餘本書籍可說令人匪疑所思,甚至瞠目結舌。

 

何紫的能力和勤力、 童心和無私都贏得人對他的支持和敬重,他的一生仿佛太短,只可說是天妒英才,十分可惜。但以逆向思維來想,他已超額完成了他的任務。如果以計算他所做過的事、作過的貢獻、影響過的人,可說是不枉此生。生命雖短,而熱力四射呢!他已傾盡自己,也完成了「何紫」之名。

 

廣結善緣 為兒童服務

「何」字從人從可,意思可說成人人可以,有「盡其在我」的自信。另外,我們常說的「六何法」,何紫都有實踐:無論何人何事何地都全力以赴,凡事都想如何處理、如何做得更好。另外,他是順德人,也做到「順得人」,有求必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他廣結善緣,一生都為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和奉獻。順德人都愛吃美食,所以何紫中年發福,但面對癌病也積極、樂觀面對。順德是魚米之鄉,養蠶繅絲,「紫」字是由「此」和「絲」兩部分組成,何紫就如一條肥大的蠶兒,每天吃着吃着有益的桑葉,之後不斷吐出優質的蠶絲來,讓人穿出優質的衣服,美輪美奐,高貴大方。

 

「君子不器」,正如小思老師在《潤物無聲》訪問中提到,怎樣去總結何紫的一生成就,「兒童文學家」已太窄了,「青少年讀物出版家」也許較接近一點,但我相信香港上世紀80、90年代最傑出的文化人、出版人、文壇巨匠,應當之無愧。「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確可以是一個總結。《潤物無聲》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作品,不單可以懷緬過去,更能了解文化人的努力和承傳,此書榮獲香港出版雙年奬,實致名歸!我誠意推薦。

 
 
作者:陳家偉
陳博士為新界婦孺會梁省德學校校長,曾任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校長,德萃教育機搆幼、小、中教育總監。先後出版各類書籍共12種,也在不同媒體發表文章及主持文教節目。
 
原文刊登在灼見名家網站: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山邊的紫花,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