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關注長時間趨勢,判斷整個區域或全球的趨勢和變化;天氣則關注幾小時到幾天內的風速、雲量、溫度、降雨、氣壓等氣象要素。有人比喻,氣候決定你買什麼衣服,天氣則是決定你穿什麼衣服。身處熱帶氣候的人民肯定以通爽涼快為主買衣服,但當日陽光普照或滂沱大雨,則會影響你穿什麼衣服。氣候比天氣較為容易預測走勢,走勢幅度則視乎人類繼續破壞或挽救環境。天氣卻是變幻莫測,可以驟晴驟雨,像股票行情一樣,太多變數。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2021年的報告,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攝氏1.5 度,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將會增加;上升攝氏2度,頻率至少增加一倍;上升攝氏3度,則將增加四倍。意味着破紀錄的高溫、強降雨、乾旱等極端天氣事件,將更頻繁地闖入我們的生活。氣候變化會造成糧食不足、水資源受損、人民流離失所和動物絕種等問題。
緩解和適應 氣候變化問題
世界正以兩種方式應對氣候變化:緩解和適應。緩解(Mitigation)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並阻止氣候變化問題加劇,例如減少個人碳足印、燃燒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並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風力、太陽能和水力發電。適應(Adaptation)是指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時,預先採取適當行動,以防止或減低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例如:建立防洪設施、改變耕作模式、增加建築物散熱效能等。
有關氣候緩解的金融可以稱為低碳金融(Low Carbon Finance),而應對氣候緩解和氣候適應兩者的是氣候金融(Climate Finance),針對整個環境的則稱為綠色金融(Green Finance),即包含氣候變化或其他改善環境的舉措,保護生物多樣性便是一例。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的一項重要議題,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團體、環境組織也在各自的領域努力。但是每一個地球的持份者──即你和我的配合和參與才最重要。
作者:邵志堯
博士、測量師,現職香港華業金控集團負責人員和兼任宏海控股集團(上市編號:8020)及沛然環保(上市編號:8320)的高級顧問,在金融和房地產行業已有30年經驗,近年專注綠色金融和減碳項目,為多家大學講授綠色和雙碳金融課程,更定期發表文章和視頻。
原文刊登在灼見名家網站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氣候和天氣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