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夕陽無限好」與「此情可待成追憶」

「夕陽無限好」與「此情可待成追憶」

我相信絕大部分成年人都曉得「夕陽無限好」的下一句是「只是近黃昏」,可是卻又不知道這一名句的出處及其作者是誰。

 

李商隱肖像。(Wikimedia Commons)

李商隱肖像。(Wikimedia Commons)

  

最近出席了第四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的推廣講座,在港大聽了一次何文匯教授講詩格律、平仄的時候,他特別提到一首名為《樂遊原》的詩,這是首五言絕詩,是晚唐李商隱的作品: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何教授特別想講的是拗句(編按:近體詩中不合格律的句子),「登」字是絕佳的例子。除了平仄有拗句外,這首詩也可算是李商隱其中一首最得意之作。

 

看到夕陽 有感而發

樂遊原是現今陜西西安市的市郊,那是晚唐的遊覽勝地,以看日落著名。詩作的意境是這樣的:有一天傍晚,詩人感到有些煩悶,便駕馬車登這個建於漢朝的草原,故稱為古原。他看到那燦爛的夕陽把天空和大地照耀得無限美好!可惜的是美景不能長留,黃昏已近,太陽快就要下山了去,確實令人惋惜。

 

李商隱愛看夕陽,給予最高的評價「無限好」,驚為天人,讚歎造物者的神奇!「只是近黃昏」反映心情也不算太灰,只是對留不住時間光陰的惋惜。

 

詩人是有感而言的。他對夕陽的讚美和惋惜可說是人之常情,特別是老之將至的人,事業和家庭也許不似預期,既然已知歲月有限,對自己的一生的往事也許會有許多追憶和懷緬,就如薰妮的歌《每當變幻時》:懷愐過去常陶醉……..

 

 
 

李商隱 藝術成就高

本來,我也不太認識李商隱這位晚唐詩人,幸好有一好友在北大修讀碩士時是硏究義山的詩,我便向他請教。他說李商隱是唐朝非常重要的詩人,學術界有「二李」、「二杜」之說,前者即李白和李商隱,後者就是杜甫和杜牧。

 

李商隱是晚唐的詩人,25歲便中進士,但仕運不佳,大部分時間在藩鎮幕府中任幕僚,不及50歲便辭世。雖然他在政治上失意,但擅長律詩和絕句,作品富於文釆,情致婉曲,構思精密,佳作甚多,而且風格獨特,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無論是五言或七言、絕句或律詩都很出色,如以下兩首七絕:

 

《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首七絕流露出詩人的悵惘和失意心態,取材特別,耐人尋味。

另外一首七絕《瑤池》是諷刺唐期好幾位皇帝因吃丹藥而送了命。他用了一段神話的典故,寫周穆王曾到崑崙山遇見西王母,兩人有三年之約:

《瑤池》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裏,穆王何事不重來。

 

至於七律,《錦瑟》當是他的代表作,這是一首很感人的律詩。詩人一生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之間流轉,聲譽受損,及後妻子病逝,對他造成很大的大擊,故作品的意境和感情別樹一格,不易理解,純要靠讀者的感受。這首詩究竟是哀亡妻還是自況,仍莫衷一是,因為作品隱晦,正是他的「隱」風所在: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盛唐有李白,晚唐有李商隱,二李的風格大異,李白豪放,商隱沉鬱,不就正是唐朝不同時期的寫照嗎?

作者:陳家偉
陳博士為新界婦孺會梁省德學校校長,曾任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校長,德萃教育機搆幼、小、中教育總監。先後出版各類書籍共12種,也在不同媒體發表文章及主持文教節目。
 
原文刊登在灼見名家網站: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夕陽無限好」與「此情可待成追憶」/

 
上載日期:20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