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中國畫述要(十一):近現代畫家的藝術及商業價值(上)

中國畫述要(十一):近現代畫家的藝術及商業價值(上)

 
張大千《秋曦圖》

 

民國時期,中國書畫藝術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一方面,由於中國政治的動盪和民族危機,書畫家紛紛以藝術為工具,表達對時代的關懷和對祖國的情感,創作出了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另一方面,由於西方文化的傳入和影響,書畫家們也開始接受和吸收西方藝術的理論和技法,探索書畫藝術的新形式和新風格。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傑出的書畫家和流派,如徐悲鴻、齊白石、黃賓虹、林風眠、張大千、溥心畬、吳昌碩、趙古泉等。他們既承傳了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精華,又為中國開創了現代藝術的先河。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書畫藝術在繼承和發展民國時期的成就的基礎上,又取得了新的進步和突破。一方面,書畫家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以藝術服務人民和社會主義建設,創作出了大量反映時代主題和人民生活的作品。另一方面,書畫家們也不斷探索書畫藝術的內在規律和表現手法,豐富和拓展了書畫藝術的語言和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傑出的書畫家和流派,如黃胄、李可染、傅抱石、劉海粟、黃永玉、四王門人、八大山人門人等。他們既堅持了中國書畫藝術的民族特色和風格多樣性,又注重了中國書畫藝術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對話。

 

齊白石《蝦圖》(網絡圖片)

 

嶺南畫派是一個由廣東籍畫家組成的中國畫流派,創始於清末民初,以創新為宗旨,融合中西繪畫技法,開創了現代國畫的先河。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可以分為二代:第一代嶺南畫家: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也稱為「二高一陳」或「嶺南三傑」。他們都是明朝宗室的後裔,曾留學日本,學習日本畫和西洋畫,並參與了辛亥革命。他們主張師法自然,相容中外,創造出色彩鮮艷明亮,水分飽滿,暈染勻淨的新鮮風格。他們的作品有《東戰場上的烈焰》、《楓鷹圖軸》、《松風水月圖》等。

 

第二代嶺南畫家: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楊善深,(被稱為當代嶺南畫派的四大畫家)。他們都是高劍父或陳樹人的弟子或門人,無論在題材與技法上都有新的突破和貢獻。他們主張筆墨當隨時代,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開創出自己的風格。他們的作品有《紅梅》、《白鷺》、《自雪紅梅》、《秋色圖》等。

 

齊白石(1864年—1957年)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號白石山人,湖南湘潭人。他自幼學習肖像畫、雕花木工,後又師從多位名家,學習各種題材和技法。他後期定居上海、北京,以賣畫刻印為生。他擅長人物、花鳥、山水等類型的畫作,風格多變。齊白石是一個了不起的畫家,他所有的作品都源於生活感悟,有童真和天趣,令人愛不釋手。他的作品有《墨蝦圖》、《益壽圖》、《松鼠圖》等。

 

齊白石收徒數千,有王雪濤、李苦禪、王森然、陳玄廣(四大弟子),李可染也是其弟子。他對近現代中國畫有重要的影響,被譽為「仇英之後中國畫家第一人」。

 

 徐悲鴻《奔馬圖》(網絡圖片)

 

張大千(1899年—1983年),本名張正權,後改名張援、張誼、張爰,小名季,字季爰,法號大千,別署大千居士、下裡港人、齋名大風堂、大風起兮,當代知名藝術家,四川省內江市人,祖籍廣東省番禺。他早期曾臨摹過任百年的人物畫和吳昌碩的花鳥,天聰加上勤奮,令他成為舉世無雙的藝術家。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廿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曾與齊白石、徐悲鴻、黃君璧、黃賓虹、郎靜山及西班牙立體派畫家畢卡索交流切磋。

 

徐悲鴻原名徐壽康,是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兼擅油畫及水墨畫。他出生於1895年,無錫宜興人,是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曾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與顏文樑、林風眠和劉海粟並稱「四大校長」,著名學生有艾中信、吳作人等。他曾留學日本和法國,學習西方美術技法,並提倡將中國畫的筆墨韻味與西方畫的造型色彩相結合,創造出民族化的油畫風格。他主張以繪畫服務於社會和民族,創作了許多富有時代精神和愛國情操的歷史畫和寫實畫,如《九方皋》、《愚公移山》、《奔馬圖》等。

 

在歐洲國家,文物、藝術品拍賣會已有逾二百年歷史,俾使具歷史和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得以保存下去,供後世人認識和欣賞。中國蔚為世上唯一傳承下來的文明大國,在這方面的工作實在應該急起直追。二十世紀下半葉,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經濟空前繁華,又兼且華洋雜處,已經獲得數家國際拍賣行青睞,遠渡重洋而進駐,選址成立拍賣行或開設分公司。際此時刻,中國書畫和近現代藝術就聯同古董瓷器及其他文物類別,成為國際拍賣行的二個重大部門。

 

傅抱石《雲台山記圖卷》(網絡圖)

 

數算近二十年,不少國際拍賣行更在內地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開設分行,企圖爭取中國市場的份額,分一杯羮。在拍賣市場上,傅抱石作品《雲台山記圖》首先以¥9200萬高價成交,先拔頭籌。近年張大千的抽象主義的潑彩潑墨,經常成為收藏家的追棒對象,作品《桃園圖》於2016年以2.7億港元成交,是他最貴的畫作。2021年,《秋曦圖》的「朱橙潑彩」表現他台灣住所摩耶精舍的秋天景色,在北京錄得¥1.95億的成交價,是他至今第二高成交價的作品。

劉海粟是一位中國現代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的畫風豐富多彩,融合了中國傳統和西方現代的元素。他曾任上海圖畫美術院、華東藝術專科學校和南京藝術學院的校長,並受聘為法國和義大利的藝術院士。他的代表作有《言子墓圖》、《森林》、《九溪十八澗》等。

 

林風眠《鬧天宮》《風景》(網絡圖)

 

林風眠(1900年 -1991年),原名林鳳鳴,廣東梅州梅江區人,中國畫家暨教育家,中國近現代美術的啟蒙者和融合中西的中國現代繪畫開創者之一,曾任北京美術學校校長,是「四大校長」之一。他曾留學法國和德國,學習西方美術技法,並提倡將中國畫的筆墨韻味與西方畫的造型色彩相結合,創造出民族化的油畫風格。他主張以繪畫服務於社會和民族,創作了許多富有時代精神和愛國情操的歷史畫和寫實畫,如《少女》、《百合花》、《唐又漢之決鬥》等。

黃賓虹 (1865-1955年),初名懋質,字樸存,號濱虹,後改寫賓虹,著名國畫泰斗。祖籍安徽歙縣,出生於浙江金華。黃賓虹擅長山水畫,兼作花鳥畫,並進行繪畫史論和篆刻的研究、教學。他提倡的繪畫理論,包括「五筆」-平、圓、留、重、變;以及「七墨」-濃墨、淡墨、破墨、潑墨、積墨、焦墨、宿墨法。其繪畫優點在山水融古而不露古,高雅而脫俗,勝過古人,勝過海派。

 
 
我入讀大學後,唸過中國文學、歷史及哲學,但令我刻骨銘心的經歷卻是遇上失戀(情傷)。事後變得渾渾噩噩,做人失去重心。畢業之後嘗試為人師表,可惜工作壓力太大,得了個情緒病(身傷)。轉眼數十年,退休後尋回自己的初戀一一文學......
 
上載日期:202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