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仁人有道理 - 家禮的訓練

仁人有道理 - 家禮的訓練

本頁圖片/檔案 - 2.1 家礼的训练

 

回想嬰孩時期,在節慶期間,及新年的時間,父母便預先叮囑我,要向所有人用手「請請」行禮(即拱手禮,男左女右),別人給你任何東西,先向父母詢問,他們同意後,才接受他人的禮物,而且必須講「謝謝」或「多謝」。長大了要站立端正,恭敬地拱手作揖行禮,對祖父輩更要行三次拱手作揖禮,以示最高的尊重。大力推行拱手禮,因為不會傳染疾病,又表示了禮貌。

 

在此介紹拱手禮,希望人人活學活用。左屬陽,所以男性放左手在外,右屬陰,故女性右手放在前,男左女右如此清楚,便是生命教育的開端。男女的性別不同,必須相互尊重,幼稚園的小朋友,已經學習上不同的洗手間,這是一種禮貌的訓練。左邊是陽,因為天然的心臟在左方,是身體的動力來源,一秒都不能停頓,動是陽,古人便依循這種自然法則來定。

 

如果你用單手與對方握手,對方根本沒有面對著你,隨時甩手,不和你應酬。拱手禮兩手雙叠,是尊重對方而行禮。內心充滿了尊敬內涵,禮儀才能自然優美,成為肢體語言行為藝術,舉手投足的活動都是藝術。

 

待人的禮貌自小在家中訓練,使家庭的親人關係更添和諧,包括食飯時稱呼,由最老長輩到平輩,用筷子必需由長輩開始,成為生活習慣,長大後不用別人提示,以禮待人。

 

末代港督向周南伸手,希望握手接觸,周南則用佛家的合十禮,既不拒絕也有回禮(實際不友好),甚妙!禮貌是個人的容貌,禮服是特別的服裝,禮儀是品德修養的儀態表現,禮讓是退讓自己部分所擁有的東西,例如讓座、讓路,便是有禮貌品行的道德,記得用拱手禮。

 

教育傳承

在家裡訓練小孩的禮儀,嚴格的標準,使他們在社會有更高雅的禮貌。

商業應用

人與人之間可用禮貌來打開陌生的冷漠,尊重對方是促成商業合作的先決條件。

 

作者:潘樹仁
學習飛機工程,自少熱愛中華文化,工餘時間研讀經典及哲學,推廣禮藝文化十多年,用象形文字教授文化和道德價值課程,獲廣邀演講發出正能量,教授氣功,為大健康加油點燈,推行養生文化預防醫學。

 

出書十本,發表三百餘篇論文,其中多篇被國際學術期刊收錄,文字稿超過三百萬。

 

上載日期:202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