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武經七書》略說

《武經七書》略說

本頁圖片/檔案 - 美國防部買武經七書

 

《武經七書》略說

 

東方日報6月5日報導,說美國國防部招標購買書籍供空軍機師學習,採購了600本《武經七書》,當然是英交翻譯版,在購買多本的兵書之中,中國兵學經典只有這本。即時引來很多朋友詢問我此書的來源,因為大多數人都聽聞《孫子兵法》這部名著,對《武經七書》或沒有知聞。

 

古代部落之間,為了利益衝突,便有戰爭的行為,國家要保護人民和土地也要陳兵列將,兵凶戰危裡積累經驗,成為日後戰鬥的兵書武學。商業戰爭的利益爭奪,關乎公司的存亡,也採用了兵學的智慧。

 

其實《武經七書》是包括七本兵書,北宋神宗(1078年—1085年)時下令國子監司業、武學博士何去非為主編,將當時流傳的340多本古代兵書(漢朝初年有180多種兵書),選擇精華,匯集成一套武將必須修讀的典籍,經過校定審核而收錄有:《孫子兵法》、《吳子》、《太公六韜》、《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尉繚子》、《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全書二十五卷,命名《武經七書》。南宋高宗時期為選拔將校的考試範圍,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印行《武經七書》,成為「軍官子孫,講讀武書」所必備,並作為歷代軍官的升遷考核依據。

 

若以時間為排序,為首是《太公六韜》,或稱《六韜》、《太公》,相傳是姜尚(太公,輔助武王建立周朝)所著,分《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共六卷。當中採用自然動物為篇章,可見中國傳統對自然界的觀察非常細膩。每種動物有不同的體形特長,牠們在野外求生搏鬥,便是全力發揮自己的能力。文韜是計謀策略,有計劃去用武力(公司有限的資源),才是文韜武略的勝算上策,故《文韜》為第一篇,籌謀策劃是做事做人的大智慧。

 

現代企業有不同部門,領導人必須分配合適的人員在恰當的崗位,讓每個人都全面展現潛能,為企業服務。英國維珍集團的老闆布蘭森爵士( Sir Richard Charles Nicholas Branson),他會親自面試公司大部分員工,然後根據觀察細緻的潛能,分發到最合宜的部門位置,結果是所有職員都真正發揮最好的工作效益。《六韜・文師》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華為企業是一個很好的模範,任正非董事長將公司的利潤與員工共同分享,不上市招股,在公司危難困境的時候,全體職員反而加倍努力,衝破外間的一切阻撓,重新奪回市場獲得利益。

 

本頁圖片/檔案 - 武經七書

 

跟著是《孫子兵法》,由孫武著作,他是春秋末期的齊國人。全書為十三篇,全面講述用兵的原理和方法,是現今全世界軍事學院使用中國兵書的第一位。《司馬法》,是齊國的田穰苴將軍在春秋晚期所作。原有155篇,至唐朝編《隋書·經籍志》時錄為3卷5篇,成為現存的流通本。《吳子兵法》是戰國時衛國人吳起所著。分上下兩卷,每卷三篇,共六篇。《尉繚子》是戰國時代魏國人尉繚所作,書中包括雜家類29篇、兵形勢家31篇。《三略》題署是秦朝末年黃石公撰,後來傳給張良。此書注重配合政治策略,闡明治國用兵的目標,諸子各家的軍事戰略思想,都加以論釋。唐朝李靖撰寫《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太宗還沒有做王帝時是一位青年幹將,內容是唐太宗與李靖討論用兵之道。該書用傳統問答式體裁,自然而流暢。

 

作者:潘樹仁
學習飛機工程,自少熱愛中華文化,工餘時間研讀經典及哲學,推廣禮藝文化十多年,用象形文字教授文化和道德價值課程,獲廣邀演講發出正能量,教授氣功,為大健康加油點燈,推行養生文化預防醫學。

 

出書十本,發表三百餘篇論文,其中多篇被國際學術期刊收錄,文字稿超過三百萬。

 

上載日期:20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