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在每年陽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顧名思義,最熱的夏天行已到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謂:「五月中,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夏至日,地球到達太陽黃經九十度,陽光直射地面的位置最北,達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陽)最長,黑夜(陰)最短的一天。古人稱之為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落約為十四小時,而愈北的地方白晝愈長,如北京白晝長約十五小時,黑龍江的漠河可達十七小時,到北極圈以北地區,太陽則一直在天邊而形成「白夜」。夏至以後,陽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白晝開始日漸縮短而黑夜日漸延長,故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之說。
《禮記》中所記載有關夏至的自然景象:「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說明此時節開始割鹿角,蟬兒開始鳴叫,半夏,木槿兩種植物繁盛開花。中國古代把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一候時,因夏至日為陰氣初生,陽屬性的鹿角會開始脫落;二候時,雄性的蟬會因陰氣之生而鼓翼而鳴;三候時,半夏這一種喜陰的藥草會在沼澤地生長。可見,夏至為極陽之時,亦意味著陽性開始衰退,陰氣開始出現的日子。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是中國古代的節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文武百官會放假三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以避夏日酷暑,名為歇夏。民間百姓則會在夏至日,紛紛祭神,以祈求消災年豐。《周禮:春官》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為清除疫癘,天災與饑荒。《史記:封禪書》道:「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至清代,夏至祭神更為盛行,意在消除疫病和災荒;為祈求五穀豐登,糧倉充實,歷朝歷代都有祭拜儀式。
夏至民間還有吃面的風俗,故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面。無錫地區每逢夏至則吃餛飩。據史載,宋代宮廷每逢夏至,禦廚們便會製作一種夏至餛飩,供皇帝及後宮妃嬪食用。其實,不單在夏至,宋代宮廷在其餘二十三個節氣日亦會吃餛飩,故宋代宮廷有一道「二十四節氣餛飩」的著名麵點。
至於節俗活動方面,涼亭賞夏是人們盛夏中進行的一項防暑活動。雨傘、扇子、涼帽、涼席等用品也常被使用。古代亦流行使用竹枕,稱為竹夫人,又名百花娘子、竹姬、青奴等。除此之外,游泳、戲水、叉魚、釣鱉、補蛙、夏獵、養金魚等也是夏至常見的活動。
夏至後不久便會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是正值陰陽交替之時。
據古籍《漢學堂經解》:「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又有《夏九九歌》:一九至二九,扇子勿離手;三九二十七,汗水溻了衣;四九三十六,房頂曬個透;五九四十五,乘涼莫入屋;六九五十四,早晚涼絲絲;七九六十三,夾被替被單;八九七十二,蓋上薄棉被;九九八十一,準備過冬衣。由此可見,夏至是頂峯,太陽直照到了北回歸線,從此向南移動,漸入秋涼與冬寒。
周易就有了十二消息卦。「消」代表陽爻去陰爻來,「息」則代表陰爻去陽爻來。十二正好對應了我們農曆的十二個月。夏至是農曆的五月中旬,應卦是天風“姤”卦,這時候原來四月的幹卦上面的五個陽爻下面已經出現了一個陰爻。最熱的時候馬上就要來了,但是這個時候陰氣已經要出現了。
出自《周易.乾》的成語“亢龍有悔, 盈不可久也”,意思是指事物發展到極致後,必然會出現反轉或衰退,因為物極必反。具體來說,“亢龍有悔”指的是當龍(比喻人或事物)飛升到過高的位置時,會因為過度的物用其盡而最終導致遺憾和懊悔。而“盈不可久也”則強調了事物達到頂點後,不可能長久維持這一飽滿狀態,必然會走向反面或衰退。
乾卦以龍來意喻六爻的每一爻。故人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從射鵰神鵰至天龍系列,都以「降龍十八掌」為重要武術境界的標準,而「降龍十八掌」中威猛至尊的一招是「亢龍有悔」,天下無敵,所向披靡!但每次使用這一絕招,克敵之餘,又誓必帶來用此招者的悔恨。天龍八部中的蕭峰便是用這招“誤”殺愛人阿朱而後悔欲絕了一輩子。龍去到了盡頭便成亢龍,之後發展下去唯一的出路便是悔咎兇險的結局。
夏至,適逢香港特別行政區主權回歸祖國的27周年,香港國安法落地和基本法23條立法了,社會人群中蘊釀著欣欣向榮的氣氛和無限的期待,粵港澳大灣區的共融共榮大發展,就是我們的新出路,前進的方向!是時候「用九」了!《易經.乾》“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即最高的道德原則在於不自居為首,而是通過自然的法則和道德的力量來引導和影響萬物。化剛為柔, 由揚變暗,陰陽和合併施,則大治也!要用九,才可時乘六龍。
節氣應天載物的迴圈運轉,傳統中華文化的洞明智慧,時到今天,更來得合時適用。
夏至「用九」!龍不亢則不用悔!
何志平教授 金紫荊勛章
土生土長港人,香港首位眼科教授,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歷任多届全國政協委員,對音樂藝術、人文科學、博雅教育、國際事務和關係都有深入研究及精闢見解。
上載日期:202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