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六月初一(陽曆7月6日)小暑天。地球到達太陽黃經一百零五度,就到了全年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小暑。因傳統將小暑作為農曆六月的開始,又稱六月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溫風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暑,是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未十分熱,沒有到最熱的時候(大暑),故古籍中載「暑氣至此,尚未極也」。
從「小暑」開始,到「立秋」為止,這之間的三十一天,俗稱「伏夏」季節,是一年中氣溫最高、陽氣極旺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熱在三伏」。中國古代更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這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絲毫涼風,而所有風都帶著熱浪。由於炎熱的原故,蟋蟀都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腳下避暑熱;而老鷹更因為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盤旋。
小暑前後北方冷空氣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帶與南方暖空氣交鋒,出現雷暴。而雷暴是一種變化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甚至冰雹相伴,容易造成災害。「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小暑時節的雷雨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華南西部也進入暴雨最多的季節。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
小暑的俗諺也特別有意思,而且有天氣預報的作用:「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指大暑會有大水沖決圩堤的隱憂。「小暑溫暾大暑熱」就是說小暑不太熱,大暑才炎熱,農作物才有好收成。如果小暑太過炎熱,農作物就不夠結實。「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就是刮颱風的預兆。還有「六月初一,一雷壓九台,無雷便是台」和「六月六下雨,一百日見霜」。六月中國內地大部分地區已完全脫離梅雨期,而颱風就開始光臨了。
小暑開始六月天最熱,人們最好「伏居」,不要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注意飲食,避免中暑。小暑節氣代表一年中最熱的天氣,此時火氣旺盛,人們容易煩躁不安,疲倦乏力,所以要平心靜氣。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原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髒」,這是因為人體的情態活動與內臟有密切關係,有其一定規律。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字。也就是《禮記·月令》中所說的:「君子齊齋戒,處必掩身,毋躁,止生色,薄滋味,毋致和,節嗜欲,定心氣」。
天氣漸漸的炎熱,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一期稻作黃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黃」之說,也有「稻子一日熟三分」,「青稻沒青米」之農諺。「小暑吃芒果」,此時也是芒果成熟期。此外,這時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等「眾瓜」的盛產期。小暑時節,也是螢火蟲開始活躍的季節,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在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
小暑節氣天氣炎熱,正是吃小麥的時候,人們將「食新」稱之為「吃辛」,也就是在小暑後第一個辛日吃新麥。今年的小暑節氣當天就是辛未日,所以今年小暑節氣更要「吃辛」,辛也就是薪水。辛代表著金銀細軟,因此人們用「吃辛」來形容生活富裕,是一種美好的寓意。深層次的意思,更是要嘗辛,吃點苦,以銘前期之辛酸苦澀,記得來者不易。
相傳“六月六曬紅綠”之俗起源于唐代。在《西遊記》第九十九回中,唐僧師徒取經回程過通天河(今青海玉樹),被白頭老黿棄於河中,經卷打濕,次日六月初六師徒四人遂在河邊高崖上,開包晾曬,等經文曬乾收起時,不慎把《佛本行經》的經尾給沾破了,所以,在浩如煙海的佛經經卷中只有《佛本行經》至今殘缺不全,而大磐石上卻字跡猶存。這塊磐石成為當地百姓所傳頌的“曬經台”。 後此日變成吉利的日子。而民間也於此日將衣服、棉被、書籍、圖畫等拿出來晾曬,以除去梅雨季節的濕氣。
小暑後五天,未月(六月)初六,即陽曆7月11日,亦是天貺節,上天恩賜,東方角宿二星天門開啟的好日子。這天也是「翻經節」,曬龍袍。
「六月六,曝龍袍」,相傳古代皇帝于此日曝曬龍袍。民俗說在六月六這天,龍王從海裡飛出來,到大石頭上曬龍甲,把身上的潮氣蒸發掉。人們也都會在這一天,把屋裡花花綠綠的衣服都拿出來,放在太陽下曝曬。
「打龍袍 」,是出名三俠五義戲的名牌京劇:皇帝犯錯,李皇后要責宋仁宗,命包拯代打皇帝。包拯脫下仁宗龍袍,用打龍袍象徵打皇帝。龍袍就是皇帝!曬龍袍亦意味著把朝廷裡多年來明掩暗蓋著的濕潮晦氣曝曬在陽光之中,去汙除穢。回顧香江回歸27年整,殖民地的濕氣還是積累在人們心中,是時候讓小暑的猛烈陽光炙炙烘烘,去掉拖泥帶水的腐毒瘴氣,要乾乾爽爽,清淨明朗,還來炎黃赤子之初心!曬經書,曬衣袍,更要曬人心!
在小暑這節氣,願眾生靜心養生,懷顧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平安。崇孝奉道,育民廣福。國祚延永,壽曆遐歲!
何志平教授 金紫荊勛章
土生土長港人,香港首位眼科教授,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歷任多届全國政協委員,對音樂藝術、人文科學、博雅教育、國際事務和關係都有深入研究及精闢見解。
上載日期:20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