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大暑送瘟神!回到祖國母親懷抱中來!庇佑一方水土安康富足

大暑送瘟神!回到祖國母親懷抱中來!庇佑一方水土安康富足

 

大暑天在每年新曆七月廿三或廿四日,地球正值處於太陽黃經一百二十度之時。《月令七十二候習解》中有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正值中伏前後,為一年中最熱一天。古代中國將大暑分為三候:“大暑之日腐草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第一候時,陸生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破卵而出,所以古人誤以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第二候時,天氣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則時常有大的雷雨,致使暑濕減弱,天氣亦開始過渡至立秋。

 

大暑是華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雨水最充沛、雷暴最常見的時候。大暑與夏至不同。夏至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日子,只是北半球白天最長的一天;但夏至過後,陽光仍然近乎直射,北半球依然晝長夜短,日間地面的熱量吸收比夜間散發的還要多,地面受熱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了大暑期間,所累積的熱量到達極致,是故大暑節最為炎熱。“大暑小暑,熱死老鼠”,頑強的老鼠也給熱死了,大暑之酷熱可想而知。

 

三伏之天,氣溫異常炎熱,特別是到了大暑前後的“中伏”,即2024年陽曆7月25日至8月13日的20天裡,是一年裡最熱的時節,所以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但大暑若不炎熱,卻又會影響農作物收成。所謂“大暑要熱透,才有好年冬”、“大暑熱不透,收成就不久”,不熱的大暑反而會影響冬季收成。大暑前後氣溫高本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氣溫過高卻又會抑制農作物的生長,水稻結實率亦會明顯下跌。

 

大暑送瘟神!回到祖國母親懷抱中來!庇佑一方水土安康富足

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雲“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人們常把夏季午後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由於其氣勢猛烈如獸,閩南語便稱之為“獅豹虎”,取其諧音則為西北雨。如果下得適量,西北雨能紓解夏季的炎熱,所謂“熱在大小暑,好在雷陣雨。”但是降雨太多亦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由於大暑時節,光、熱、水都處於年內之高峰,三者之促進為農作物提供了優良的生長條件,但亦需要注意酷暑盛夏,水份蒸發速度會特別快,而旺盛生長的植物對水份的需求更是十分迫切;而降雨太多之時,亦需要注意防洪排澇。過熱會乾旱缺水,多雨又會損毀作物,真是大暑“大落大死,無落無死”。所以,大暑來臨時需要適時收割,才可避免風雨所造成的損失,否則就“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另外,大暑前後最忌聞雷,因湘桂一帶有“大暑聞雷有秋旱”的說法。

 

大暑送瘟神!回到祖國母親懷抱中來!庇佑一方水土安康富足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高溫酷熱,人們易肝火,會產生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思維紊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異常行為。“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真是天熱人懶,連三餐都懶得煮。據統計,盛夏的車禍、犯罪率明顯升高,這都是“情緒中暑”所致。

 

要防止“情緒中暑”,其一要注意靜心養生,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以避免不良刺激;其二要調整起居,保證充足的睡眠;其三要注意飲食調理,以清淡為主,不宜大補。 人們都會在大暑天在社區架起長長的竹筒,把煮好的麵條放到竹筒中過水冷卻以食用。據說吃過這些冷面後夏天就不會中暑,能保健康祝長壽。

 

大暑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沿海台州葭芷一年一度的民俗盛事,2009年被列為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相傳清同治年因此地常出病疫,尤以在大暑天為甚,盛傳有張元伯、劉元達、趙公明、史文業、鐘仕貴等5位掌管瘟疫的神靈所掌控,他們被稱為“五瘟使者”,後來被簡稱為“五聖”。人們以為瘟疫是五位凶神所致,是故在江邊建五聖廟,並建特製木船,于大暑天時延請和尚作法事,再由一兩名船老大駕駛大船到椒江口,之後船老大改乘舢舨回來,任大暑船趁落潮大水飄向茫茫大海,百姓都希望將所有的瘟疫、憂愁痛苦,災難與不幸都裝入船中,而船隻在海上漂浮得越遠越好,最好的結局就是一去不復返,意即送走瘟疫,祈求平安。

 

大暑送瘟神!回到祖國母親懷抱中來!庇佑一方水土安康富足

易學裡一年有12個消息卦,每月一卦,以表陰陽兩氣之因時節氣候而此消彼長。農曆六月是四陽二陰,天山遁卦(通遁)。就卦氣而言,陽氣到農曆四月幹卦(六爻皆陽)達到鼎盛顛峰,從此開始進入消退的迴圈,陰爻陸續浮現。五月姤卦一陰爻回現,六月遁卦又增長到了兩陰爻,君子道消,小人道長,是君子開始退避之時,再下去的農曆七月便是三陰三陽的否卦,陽氣壓不住陰氣了。《序卦》:“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遁卦的吉道在於遠離小人是非,快速隱退,明哲保身,收斂剛陽銳氣,潔身不交惡,才能安穩渡過炎夏的惡月!

 

這城市,香港人,能“退”到哪裡去呢?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裡來!

 

送大暑船,把一切破壞元素,黑衣瘟神的晦氣厄運送到遠遠的他方,再給他們一個投奔怒海的護照,永遠都不要回來!如此才可獲得海洋的庇佑,保佑國家風調雨順、四海升平,一方水土安康富足。

 

 

何志平教授   金紫荊勛章
土生土長港人,香港首位眼科教授,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歷任多届全國政協委員,對音樂藝術、人文科學、博雅教育、國際事務和關係都有深入研究及精闢見解。

 

上載日期:202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