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很重要。不要總是爲難人,不要八卦是非。說別人好話不但是一種人品,還是一種能力。多人喪失了這種能力。
人和人的吸引都來自於,暫時還沒看透。
今天继续昨天的話题:
第二是慈悲應世。
人皆有恻隐之心,例如當你見到老人在路邊跌倒的時候。 第一件事就想到怎樣去幫助他,而不會考慮他是否是自己的親友。
這種恻隐之心,就是慈悲的表現。慈能與樂,悲能拔苦。 即是說:慈心的人能夠給與别人快樂,悲心的人能夠拔除别人的痛苦。
如果人人都能夠有慈悲心,那麽這個世界将會更爲祥和快樂。
第三是知過能改。
人是萬物之靈,因爲人知道反省改過。我們仍是凡夫,還未達到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界。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定會有缺點和過失的。
當我們聽到别人的指正的時候,應該歡喜接受。 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會接受,反而推诿塞責,遷怒别人。
這些人不求上進,必會遭受煩惱的困擾。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唯有聞過則喜,改往修來的人,才會有進步。
第四是與人爲善。
人類的文明進步是依無數人的智慧和努力,共同開創而成的。 但是現今社會上,有些人不珍惜集體創造的力量。 見到别人做好事,不但不給與幫助,反而會譏諷毀謗。
其實對于别人的善事,我們是應該贊歎随喜,與人爲善。 爲造福社會而加強彼此的合作。
學佛必須從做人開始。 做一個好人,
最基本是要随喜結緣,慈悲應世,知過能改,與人爲善。
如果我們大家能夠于日常生活中,一 一實踐這四項美德。 這樣家庭一定會更加和諧,社會必然會更加美好!
常琅囈語
我的是文抄公,給朋友圈分享,不要個人簡介.
上載日期:20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