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轉來的不知名社交媒體文章,據説可能是AI生成式文章)
大家都在談論未來 AI 時代的年輕人要選什麼科目和發展什麼事業。我有一些看法,其中包括一些可能是奇怪的看法。
首先,AI 按目前的發展,是依靠大數據及大量重覆的數碼實驗去找答案,所以數據成為重要的資源。國與國之間,或者國家集團之間一向存在競爭,戰略上必然封鎖某些重要資訊,特別是新的發現或學說,不讓它在互聯網上上架。所以進一步的 AI 成果,包括由 AI 產生的新發明/發現會在個別國家或集團中各自獨立發展。這些知識便自然成為專利的商品或國家機密。更甚者,可能會有駭客在互聯網上設置大量假資訊,讓國際大數據的含金量下降,另一方面各國則設立自己的大數據在內聯網,吸收內部資訊及經過濾後的互聯網資訊。
人類其中一個可能的用途,便是分析互聯網上的資訊,協助 AI 找出其中的假訊息,才可以把有整理好的資訊放上內聯網。因為國際間的訊息交流變得不可靠,情況可能回到類似中世紀的情況,須要派遣大量人員前往各地直接考察,以確保自家內聯網數據未有被誤導,自家的 AI 才會耳聰目明。直到 AI 2.0 成熟之前 (能夠自行判斷資訊真偽),人類的輔助與監察不可或缺,成為一類新的職業崗位。
由於互聯網資料不可信,國家或機構的內聯網因保安理由不會全面開放,報張集誌或類似的新聞媒體或會捲土重來在網上成為寵兒。有信譽、國家認可的網上出版社也可能成為大眾獲取資訊的途徑,但有關新科技的資訊必定因為保安理由而有一定的屏閉。甚至實體書圖書館或會因為保安上的優勢而重新成為獲得優質及深入知識的管道。
另一方面,人民因為原有職務被 AI 代取,收入或會減少,除了依靠政府的補助 (包括 UBI),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給自足,盡量 DIY,減少開銷之餘,又可填充空閑時間;人們不再比拼名牌或新手機,而是誰的自製飾物新奇美觀、自製傢具實用舒適、菜色可口悅目等等。有別於中世紀,基本工具及原料在這新一浪工業革命下不會缺乏。事實上,西方先進國家早就已經盛行 DIY 及自己煮食,原因是人力太貴。現在好了,人力過剩,可以向頂層至中層的較富裕階層提供 AI 機械人欠缺的人味;所以服務行業及調酒師、家傭、樂師、真人藝術表演等等成為高收入工作。但他們的品味及談吐也必須有水準,要「講得兩嘴」。因為 AI 的泛濫,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減少,疏離感極強,可能單是陪伴也能成為一種職業;例如富豪與 AI 下棋,即使可以設定棋力,遠不如與真人對奕來得有趣。現今已有不少富豪覺得孤獨,AI 時代來臨後只會更甚。
參照中世紀,home schooling 也應該成為主流,有 AI 主導,只須從旁協助。除節省金錢外,又可增進親子感情。當然,大學教育還須外求。
(我的回應)
這位仁兄所言甚對!其實50年前當我們讀大學的時間已經討論過。當時的說法是當工業發展到極致時,人人各取所需,那可以做什麼?既然工業之後是服務業,那就可以你服務我,我服務你喇。
不過近期觀察到國內農業很興旺,可能世界發展走回農業,大家可以吃得更好更健康。所以返鄉下耕田可能是下一個大趨勢。
(發表奇文的朋友的回應)
AI的力量對人及國家均是一種威脅,必然需要新一類防火牆避免AI掌控一切。所以現時全能AI讓一般人也能接觸到的情況應不能繼續,就好像防止大殺傷力武器擴散一樣。若不設防,AI很快便可操控選舉,滲透及控制人的思想,以至發動政變、戰爭、恐怖襲擊等等。其中一個安全方案是按不同功能設立不同的AI,例如科學研究、哲學及社會學研究等等,各自得到去除無關資訊後的大數據;另一方面將負責研究AI與負責應用AI 分開。例如交通研究交由科學研究AI主理,直接控制交通燈等系統的AI只接收及執行研究成果及收集有關交通的大數據。
該大數據在人類指揮下整理,去除不必要的資訊之後,才上傳給科學研究 AI 作下一步研究之用。所有 AI 間的交流均由人類批核及執行,不會讓 AI 之間直接聯繫,也不會讓它們直接接觸未經審核的大數據及互聯網;防止 AI 翻牆,例如在數據中植入密碼與其他 AI 溝通,更是重中之重。這些工作均需大量人手,從而出現大量新職位。
屈國良
中小企國際聯盟監事長,一直鼓勵企業創新、成長以及騰飛。提倡:大灣區内同步走,一帶一路向前行。
上載日期:20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