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想要傳達的往往不是詩中直接說了的,而是詩中沒有說了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冷暖自知。
《中庸》的智慧則如同一盞指路明燈,爲我們提供了中正平和的處世之道。
3) 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釋義:爲人要有寬廣而厚實的品德,這樣才能承載起衆多事務;思維要明晰而高遠,這樣才能包容和覆蓋更多的事物;人生要持之以恆,這樣才能完成和成就偉大的事業。
感悟:要想在生活中承載更多責任和使命,我們需要擁有寬廣而厚重的內心。正如大地以其厚實承載萬物,以寬容心態應對挑戰,使我們更加堅韌和包容。
4)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釋義:情感的本質狀態,如喜、怒、哀、樂尚未表現出來時,稱爲“中”,即內心的靜謐、平和狀態。當這些情感表達出來時,能夠恰如其分、不偏不倚,稱爲“和”,即和諧狀態。內心的“中”是萬物的根本,而“和”是處理世事的根本途徑。
感悟:在生活中,我們時常被喜怒哀樂等情緒左右,掌控情緒成爲一門重要的藝術。處於“中”的狀態是指內心的自然和諧,不爲外物所動,是一種內在的平衡。當情感外露時,能做到恰如其分,就是“和”。這一狀態不僅讓我們處理內外事務得當,也使自身與外界融洽相處。
保持“中”的靜謐,使我們不被情緒牽絆,擁有清晰的判斷力;而踐行“和”,讓我們在表現情感時不過度,保持理性與包容。
常琅囈語
我的是文抄公,給朋友圈分享,不要個人簡介。
上載日期:202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