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沒有真相,只有視角。我們的認知邊界就是我們世界的邊界。
人們爲什麼輕言放棄?因爲他們只是看到前方路途遙遠,而忘記了身後的一路堅持。
讀懂《莊子》才明白:不焦慮的人,只做對一件事。
一件事情讓你焦慮與否,皆在一念之間。
當我們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如果你覺得快活,並非全因爲澡洗得乾淨,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爲你的心上沒有掛礙。
因為匱乏,因你的召喚而來。
《莊子.齊物論》講了一個堯帝自尋煩惱的故事:
堯悶悶不樂,他對舜說:“我想討伐宗、膾、胥敖三個小國。每次上朝,想到這三個小國還沒有在我治下,我心裡就不舒服。爲什麼會這樣呢?”
舜回答道:“這三個小國的君主,就如同生存在蓬蒿和艾草中間一樣野蠻未開化。他們那麼落後,您爲什麼還要把他們放在心上呢?讓他們自生自滅好了。我聽說,過去有十個太陽同時在天上出現,普照萬物。這君主不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嗎?您治理的光輝更要勝太陽。”
萬物負陰抱陽,相互轉換。實際上,當你對一件事情產生了好壞的評判,你就只擁有了這件事情的50%,而另外50%它藏在你沒有看到的那一個陰面。
如果你當下的注意力看不到手上擁有的,只看到自己沒有的東西,你永遠都不會快樂。
莊子說的太陽照耀萬物,是想提醒我們用陰陽平衡的思維來看待一件事。月有陰晴圓缺,並不是月亮真的有所缺失,而是我們看不到完整的角度。
常琅囈語
我的是文抄公,給朋友圈分享,不要個人簡介。
上載日期:202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