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香火鼎盛黃大仙祠今昔

香火鼎盛黃大仙祠今昔

赤松子黃大仙是香港人最熟悉的神祇之一,更因為黃大仙不單是一位東晉時已有記載的神仙,而且在香港是一座逾百年歷史的祠院,而「黃大仙」三個字更令人羨慕的是因為它是香港18區之一的區名,很值得大家了解黃大仙的百年滄海桑田的發展!

 

黃大仙祠香火鼎盛

香港的黃大仙祠早初源自嶺南地區先後開設的普濟壇、普慶壇等道壇,一百多年前,有人曾在廣州、番禺、西樵山等不同地方設私人壇或公開壇,主要讓善信求藥方治病和祈福消災。

 

到20世紀初,神祇由人攜同南下到香港島的上環蘇杭街及灣仔日月陞街等地發展。在1921年由香港島的灣仔乘渡輪遷移至九龍,獅子山下的竹園區,並在同年成立了嗇色園,在4月開始興建黃大仙祠的主殿和供奉孔子的麟閣。

 

嗇色園是主張「崇道尊孔」和三教合一的建黃大仙祠的初衷或宗旨是「普濟勸善」,並由政府註冊的慈善團體嗇色園負責管理,除宗教信仰外,機構還贈醫施藥建診所,興學育才主辦各類學校、扶老助弱不遺餘力是香港主要的慈善團體之一。建祠以來的103年,香火鼎盛,深受四方的善信支持。

 

機構還贈醫施藥建診所,興學育才主辦各類學校、扶老助弱不遺餘力是香港主要的慈善團體之一。

機構還贈醫施藥建診所,興學育才主辦各類學校、扶老助弱不遺餘力是香港主要的慈善團體之一。
 

其實,這座黃大仙祠位於九龍的市區,難得的是面積非常龐大,現有18000平方米,因為提倡儒釋道三教合一,百多年來不斷修葺和擴健,現在的建築群已由多個部分所組成。另外,祠的大殿和麟閣等主要原建築已被列入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2008年嗇色園更斥巨資1億8千萬重修主它的主殿,又在地庫建太歲元神殿,而且建設金碧輝煌,歷時3年才完成。 除農曆正月期間免費入場後,其他日子要收100大元的入場費用。

 

由祠變成人口有幾十萬的區 在港無先例

黃大仙是東九龍的一塊寶地,政府在1961年興建了大型的廉租屋邨,以龍翔道為界,分成上邨和下邨, 居民陸陸續續入伙,人口非常稠密!

 

1969年,香港的人口已逐步增加,政府把香港島分成4區,九龍則分為6區,並以黃大仙命名這區。1970年代,香港政府決定興建地下地鐵,觀塘線有以「黃大仙」命名的地鐵站,即樂富站和鑽石山站之間的車站。

 

黃大仙由一座祠慢慢變成一個人口有幾十萬的區,在香港並沒有先例,相信也無後者。最有趣的是學校的名稱,例如區內有一所黃大仙天主教小學,相信最初大眾都有些不習慣。

 

民間信仰的月老、財神、藥王等銅像。

民間信仰的月老、財神、藥王等銅像。
 

2012年,黃大仙祠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的資格。在嗇色園監理會的努力下,在過去的12年有大規模的發展,包括儒、釋、道三教的建設和活動,包括孔教的開筆禮,道教的太歲元神殿,民間信仰的月老、財神、藥王等銅像。最近為慶祝國慶75周年,嗇色園更積極籌辨各類大型活動,如彩燈會節、硏討會、講座、展覽、民間技藝,可說是多姿多采,目不暇給。活動為期三周,傳承及創新兼備。不過,較為可惜的是原定在9月中舉行的無人機慶中秋的活動因天氣不穩定而臨時取消!

 

了解黃大仙信仰的源流

雖然黃大仙信仰早在東晉已在浙江金華一帶開始萌芽,在明清兩代在嶺南的廣州、番禺、西樵山等地發展,但中段時間有70多年逐漸式微;幸好最終在香港發揚光大,大受香港市民歡迎,同時因為「有求必應」,近年吸引了大量內地遊客拜訪,或專程來港求神保佑。

 

游子安博士的近作《香港黃大仙信仰》。

游子安博士的近作《香港黃大仙信仰》。
 

其實,黃大仙信仰已經像福建的媽祖和山西的關帝一樣,不單深入民間,而且已傳遍世界各地,例如英國和新加坡也有供奉黃大仙的祠觀。

 

要了解黃大仙信仰的源流,我建議大家參考游子安博士的近作《香港黃大仙信仰》,游教授是我在香港理工大學修讀中國文化碩士課程的導師之一。當年他帶了我們一班同學到金蘭觀、省躬草堂等道教勝地多,見識了扶乩之過程、施寶筆之法及修真養生之術,又訪問修真派黃鎮國道長和學習他介紹所平氣功等,真是獲益良多。游教授正在撰寫一本有關呂祖的專書,期待他的大作面世。

 

 

作者: 陳家偉
陳博士為新界婦孺會梁省德學校校長,曾任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校長,德萃教育機搆幼、小、中教育總監。先後出版各類書籍共12種,也在不同媒體發表文章及主持文教節目。

 

上載日期:2024.10.4
 
原文刊登在灼見名家網站: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鬧市中的洞天福地──黃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