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優化土地招標條文,正在此時 !

優化土地招標條文,正在此時 !

上周跟會計師討論香港公共财政時,他們有些担心本土地价向下將會影響庫房收入,長期特區政府财政平衡起着负面因素。其實也不無道理,以前土地收入佔上总收入比重不輕。樓价下行已数年,地价也跟着下跌,且有着不少流標案例,從商業用地擴展到住宅土地,成功招標的住宅地价也比評估值低。


回看過去二年,共约八幅土地流標,最新一项是市建局推出啟德道/沙浦道發展项目,只收長實集團一份入標,但因局方認為太低价收回。八幅土地项目中,住宅/主要住宅用地占上七宗,商業用地只有觀塘區一幅。其中大嶼山土地巳有三宗,分別是東涌二塊,小壕湾一塊;资助性房屋種類有二宗,分別是荃灣油柑頭的首置项目及柴灣祥民道的樂建居,反映私人住宅价格拾级向下時,發展商對離島/偏遠地方和资助性房屋種類住宅投資興趣不高。

 

這其實是私樓公開售賣情形相關,市區/新市鎮新房价格繼續下降,較偏遠位置新盤下降幅度更深,且完售日子更長,發展项目利润大減,為何捨易取難呢?偏遠地區開售新盤稀少,二手樓成交不活躍,發展商製訂新盤价不易,又建築成本較市區高,利润不獲保証,發展商趨向保守。雖然大嶼山小濠湾和東涌東路均屬铁路往宅项目,但是今天铁路效果已不復明顯,反而周邊社區和零售配套更被看重,最终于二幅项目流標收場。


當住宅市道興旺向上時,發展商不介意拿下大型偏遠项目,以「開荒牛」形式下注,並且首期開出低廉呎价招來上車一族入住,再逐漸加推單位,加入不同面積單位组合及加高平均呎价,可達致樓价慢慢推高,吸引早期業主同區换樓的漣漪效應!但是今天住宅价格仍然不振,這個方程式已失效。市民仍未摸清本土经济持續增長門路,每期新盤銷情视乎當日利率走向和经济表現,再造持續上升的神話不易受落。


再仔细分析,八宗流標项目共通點是入標者数目不高,最多是四份,甚至有四宗只有一份,而東涌東站项目更没有入標者。低標数目說明不多發展商想参加或是有能力入標。她们售新盤單位不容易,且低价完售大降邊際利益,對購買新土地變得小心。


當楼市興旺上升中,發展商爭相高价奪地,既可迅速補充土地儲備,也可藉着「節節上升」地价表示看好未來樓价,加强市民買樓意欲,製造連環上升循環。今日楼价仍未有結束下行的日子,發展商不敢贸然用低价投地,再推低新盤呎價。宏觀角度上,土地价格下調使發展商手中土地儲備重新估值時有着贬值壓力,直接地影響企業手中物業總值,不利公司融資活動。


剛好特區同多間本地和國內發展商簽署北部都會區開發備忘錄,正式啟動未來土地開發活動。以前政府招標土地文件规定嚴格,如需要發展商代建土地中政府設施,但只回饋議定標書日計算建築成本,發展商每是蚀本收埸,因開發期長,建築成本都增高,政府應修改條文,把最後建築成本也纳入回饋数考慮列中。另外,以往政府招標土地,多以整幅形式,變成投資额巨大,投資期較長,不利投資者入市,政府可將大型项目拆细。


今日發展商生意不易做,面對大型项目如北部都會區,官民應該携手前行。政府積極檢视土地招標文件條款,減少不利開發部份,達到双羸局面。明日香港發展北移已是不爭事實,官民齐齐参與,收到最佳效果。政府可考慮恢復勾地制度,大減流標机率,利好市場回復平稳。


張宏業
中國房地產評估師,香港测量師,英國皇家特許测量師,澳門評估協會會员。

上載日期:202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