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帝內經》中提到,“腎主骨生髓”。腎氣足了,骨頭才硬朗,走路自然穩健。建議平時可以多吃些黑豆、黑芝麻補腎氣,配合太極拳等運動,慢慢養好腎氣。
2) 山藥、秋葵、銀耳等食物的黏液中富含植物膠;海帶、裙帶菜、紫菜中富含藻類多糖;洋蔥、大蒜含有菊粉,都有助於通便。
3)天氣寒冷,飲食要保證足夠的能量,三餐要吃好。素體虛寒、陽氣不足者可適當進食羊肉、牛肉、烏雞、桂圓、紅棗等具有溫補作用的食物。
4) 菠菜、莧菜、油菜、生菜、白菜、捲心菜等,是類胡蘿蔔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這類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準,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5) 荸薺素有“地下雪梨”之稱,是冬季滋潤的理想選擇。它既可生食清爽,又能熟食補益,是兼具食療與藥用價值的珍貴食材。
6) 冬日養生的一大要點就是調養脾胃。中醫認為,山藥性平、味甘,歸肺、脾、胃、腎經。歷代古書對山藥的滋補作用均有記載,《本草綱目》提到,山藥益腎氣、健脾胃。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能促進消化、改善胃腸功能。
7)黃芪是“補氣之長”,有補氣固表、生津養血等功效,搭配蘋果,很適合經常熬夜、脾胃虛、臉色暗黃的人飲用,越喝臉色越紅潤。做法:蘋果半個洗淨切片,倒入養生壺中,再放入3個紅棗、3克黃芪、10個枸杞,一起煮水喝。
楊位醒
世界粵菜廚皇協會 主席
香港地區體育會聯會 主席
冬至及聖誕節象徵著新一年的來臨
感恩你我一路同行,願…彼此友誼永固
互勵互勉,迎難而上
新年共創新氣象!
上載日期: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