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深度文章向大家推薦:
原創 譚小米 製造界 2024年12月24日
https://mp.weixin.qq.com/s/rXD1Y3pcVDrl_CU-Ab9gMg
最近,美國知名博主諾亞·史密斯爆出的一個資料,聯合國工業機構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占全球製造業的45%,單憑一己之力就能匹敵或超過美國及其所有盟友。這意味著,在一場生產戰爭中,整個世界聯合起來也未必能戰勝中國。
諾亞·史密斯爆出的這個資料很驚人、很誘人,中國製造真的有這麼強悍嗎?
1/中美越博弈,世界越進步
自2019年以來,,中國經濟遇上了兩個大麻煩。第一個大麻煩:美國制裁。第二個大麻煩:房產傷害。
近日,美國政府高層在談論中國時,挺真實,還頗有些酸酸的味道。雷蒙多公開承認,遏制中國的努力基本失敗。中國頂住了美國的制裁壓力實現了關鍵性的技術突破。
美國兩任新舊國務卿政府交接時,盧比奧表示,中國的製造業發展得太快了,現在全球產業鏈大都離不開中國 。當選副總統詹姆斯·大衛·萬斯說,世界逐漸將中國崛起視為新經濟秩序的先兆,在這個新經濟秩序中,工業生產能力比軍事威懾更重要。
是啊!美國意識到世界進入多節點時代,中國正利用自己龐大的“供應鏈帝國”與更多國家結盟,使其成為貿易合作夥伴,很多國家根本不理會什麼中美“選邊站”。
2018年以來,美國制裁中國整整6年,儘管沒把中國打趴下,但美國經濟依然很強勁。據 Trading Economics 全球宏觀模型和分析師預期,美國 GDP 預計在 2024 年底增長 4.70% ,很多人對這個資料表示很魔幻,不信任。
再看看另一個資料,截止美東時間 12 月 23 日收盤,美國七巨頭總市值接近140萬億人民幣。而整個A股總市值只有93萬億。這個資料是真實的,實際上美國還是很強大。
事實上,中美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兩個國家。中美博弈才剛剛開始,這種博弈會持續很久、很久一段時間,直到美國霸權消失。不過,我認為中美越博弈,世界越進步。
請各位相信,只有強悍的中國製造業,才能幫助中國經濟撞開“南牆”,同時也只有強悍的中國製造業瓦解美國霸權。
事實上,中國經濟在底部已徘徊3年了,要想突破底部,必須靠增量產業,來創造新的增量GDP。製造界認為,今年的半導體產業鏈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比較賺錢,無人機eVTOL、人形機器人還在佈局,屬於發展初期,這四大產業都是增量經濟,有望實現大規模生產,都是萬億級別新產業大賽道。
先來說一下汽車行業吧!
2/殘酷的汽車大洗牌,中國成了市場寵兒
各位,2024年,世界汽車進入殘酷的大洗牌淘汰賽。你們知道今年傳統品牌汽車豪門有多慘嗎?日產汽車和三菱汽車瀕臨破產的,2024 年12 月 23 日消息,本田、日產、三菱官宣合併,被成為失敗者聯盟。
2024 年 12 月 2 日,大眾汽車 9 家工廠約 6,6萬人爆發大規模罷工,主要抗議公司計畫關閉3 家德國本土工廠。最後達成協議,不關閉工廠,但從現在起到2030年裁減3.5萬人。BBA同樣陷入困境,2024 年三季度,賓士淨利降 54% 、寶馬淨利下滑 84%,奧迪稅後利潤降 77.52%。
2024 年 12 月 2 日,大眾汽車 9 家工廠約 6,6萬人爆發大規模罷工,主要抗議公司計畫關閉3 家德國本土工廠。最後達成協議,不關閉工廠,但從現在起到2030年裁減3.5萬人。
BBA同樣陷入困境,2024 年三季度,賓士淨利降 54% 、寶馬淨利下滑 84%,奧迪稅後利潤降 77.52%。
而中國新能源汽車1 至11 月銷量1126.2 萬輛,增 35.6%,是不是一騎絕塵?是不是獨領風騷啊?這就是國運,新能源汽車,絕對的中國大手筆專案。
中國成了電動汽車全球風向標和領導者。中國把新能源汽車之所以成功,是把汽車做成了智慧體,其良好的智駕體驗深受市場追棒,對傳統燃油車造成致命的市場份額下降。目前我還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超 100 萬家,2024 年又新增 6萬家。
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發展可追溯到2001年,我國啟動了 “863 計畫” 電動汽車重大專項。2008 年底,科技部等四部委聯合發佈 “十城千輛” 計畫,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量產時代。2010年比亞迪中國首款純電動車量產。長城汽車其長城精靈 EV 和歐拉兩款純電動車也在 2010 年量產。2014——2021年,中國出了小鵬、蔚來、理想、零跑、問界等多家造車新勢力。
不完全統計,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已進駐100個國家和地區,比亞迪、長城、奇瑞等車企在海外已開設多家工廠。
3/強悍的中國製造,即將撞開“南牆”
很多人說今年“錢難掙”。11月份,我幾乎每天搭網約車去濟南高新區走訪企業。網約車小哥普遍說,今年網約車太難幹了,有時候等1個小時,都接不到平臺派單,每月工資早已從過去的8仟—1萬元,降到3-5仟元。
今年我國的經濟資料,的確很不好。前三季度GDP總量 949746 億元,第三季度只增了4.8%。未達到目標5%。儘管今年我國前三季度經濟總量不及預期,很多人迷惘、恐慌、叫苦連天。
我告訴各位,中國經濟並沒有失去自我,而是中國經濟出現了嚴重的分化,有人顆粒無收、有人欠債、也有人卻賺的盆滿缽滿。
各位來看一下製造行業資料。11月份的中國製造業PMI超預期,是 50.3%,比上月上升 0.2 個百分點,已連續四個月上升。代表我們的製造業,甚至說我們的經濟已進入到一個上升區間了。
尤其是中國高技術製造業表現強勁,前三季度增長 9.1%。電動汽車和半導體賺錢效應明顯。前三季度比亞迪淨利252 億元、長城汽車淨利104億、寧德時代淨利 360億。半導體公司中北方華創淨利44.63 億元。韋爾股份淨利23.75億元。海光信息,淨利15.26 億元。
前三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表現出色,出口額 11.03 萬億元,增長了 8%。其中,高端裝備增43.4%、半導體增22%、汽車增22.5%、家用電器15.5%。四大產品出口資料很漂亮。
不是給各位吹。中國工業的確很強悍!真正的世界工業霸主。製造業世界占比高達35%。中國生產了全球 90% 的個人電腦、80% 的空調、60%的新能源汽車、70% 的手機、70%的無人機、82%的電動兩輪車、60%的自行車、84%的車載雷射雷達、75% 的太陽能電池板,68%的顯示幕。今年8月,中國拿下了全球90%船舶訂單。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有個疑問,既然製造業這麼強,我們的經濟為啥還這麼難呢?真相是什麼?答案還是那個人盡皆知那個答案,房貸!掏空了6個錢包,造成內需低迷之後,房地產自身也陷入了困境。
2013年諾獎得主、美國神級預言家克魯格曼唱衰中國經濟“撞南牆”。所謂的“南牆”可理解為發展障礙。克魯格曼認為中國過度投資、過度建設、樓市泡沫大、橫在中國經濟面前的是一堵難以逾越的牆。他說中國經濟像騎單車,慢了會倒下,快了會撞牆。2015年,克魯格曼再次預言,中國會在“五年之內遇上大麻煩”。
果然2018年,美國對中國的制裁開始了,先中興,後華為,之後一輪一輪地將中國1000家企業列入實體名單。被美國制裁是中國經濟遇到的第一個大麻煩。
第二個大麻煩就是房貸和房產自身下滑,正在嚴重傷害中國經濟,造成內需不振。
在過去較長時間裡,房地產是中國第一GDP大戶。2021年房地產行業創下銷售額18 萬億的歷史之最,之後進入深度調整。當下,房地產相關產業大面積虧損、持續低迷。在高峰時期,全國有1/5的從業者在房產及緊密相關產業行業工作。2023 年房地產從業人員開始大量失業。2024 年,裁員波及家居建材、塗料化工、水泥建築等行業,具體失業數量難以準確估計。
可以這麼說,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最大貢獻者,同時也成了今天中國經濟的一片沼澤地。2024年,失業、降薪波及到電信、餐飲、銀行、嬰幼兒等行業
2024 年 1 至 10 月中國汽車行業總銷售收入是 8.33萬億元,新建商品房銷售額是多少呢?7.68萬億元,汽車行業正式超過了房地產行業。一位專家欣喜地說,房地產失去的GDP,由中國汽車行業給補上了。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呢?2024年,不可一世的房地產經濟終於走下神壇,正式將第一經濟支柱的桂冠交給了中國汽車工業。
告訴各位,人工智慧正在綁定世界萬物,晶片正成為世界的“大腦、神經和靈魂”,我國戰略準確,早已做好幹成晶片生產大國的準備。電動汽車,中國已做到世界領導者。中國無人機更是風靡世界。基於我國電動汽車和無人機產業鏈的完整與強大,我國正在大力發展運輸型無人機,也叫低空電動飛行器 eVTOL,也就是寫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低空經濟”。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有得揀活動平台立場。
管理署
一言以蔽之,管理就是化繁為簡,系統經營,講究效率,績效次之。管理署收集各種社會訊息供參考,一起改善管理效率和效績。
上載日期: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