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地價低成,新盤低開,樓价仍跌?

地價低成,新盤低開,樓价仍跌?

 

計畫多年的北角大型文化综合地標式豪宅「皇都」终于今周日公布首張價單。首批包括88伙,以90天現金優惠付款方式計算,提供最高折扣22%,折實售價由$6,055,000起,折實呎價由$16,888起。

 

今次首張價單包含1伙3房户,62伙2房户和25伙1房户,即折實由$6,055,000 至$19,593,000, 即折實呎價由$16,888至$26,988。這份價單被冠以頭炮喜動價,發展商開價委實震撼,羸盡市場焦點,希望收到「一炮而红」效果。

 

如果錄得多倍超额認購,再乘勢逐步加價加推餘下單位,盡快完售所有單位。其實今輪開售單價或總價都令市場人士和投資者不乏驚喜,因為不少分析師預期起價大約$25,000,逐漸加至$35,000, 即均價维持在三萬元左右。


市區樓面地價不足萬元
如果把今次首張價單再推演未來期數的平均售賣呎價,不難估計出最终均價應該只能達到$25,000, 再減除建築成本,合理發展商利潤率,借貸利息和其他專業人士费用,不難求出樓面地價于一萬元以下,也成為今日收纳同區舊樓项目重建上限。除非小業主願意接纳這些地價水平,否則這些市區重建項目必然告吹。


發展商低開新盤原因
為何發展商今天願意低價開售新盤單位?答案肯定是多元性,多樣性的,但是離不開借貸利率高企和前景不確定,今年利率下降預期不大,全港短期新盤單位供應量「先高後低」,同區二手住宅樓價仍然向下調整,去年末季新盤單位銷量不及預期,自身企業財務情況不理想等等。

 

美國新總統年初上任後,連續地推出一連串政策,尤其是關税和驅逐非法移民政令,預期美國短期通脹率高居不下,使得今年再度連續減少利率變成不明朗。住宅樓價和交易量都是取决於本地利率遞減速度,今年美國高通脹率令全球及香港利率大減機會變成渺茫。

 

面對今年龐大新開售和貨尾單位供應量及經濟復甦缓慢的複雜形勢,今年內發展商減價速售應該成為常態。同區二手樓價再受壓力,求售小業主只有再減價求變现,形成一,二手樓價下調循環短期未退。


地價走向反映發展商心態
地價是反映發展商拿土地的高低意慾。截止今天,今財年內特區政府成功售出二幅沙田住宅土地,均是錄得樓面地價$4,000元以下,是市場預測下限成功售出。兩幅土地是位於沙田新市鎮內成熟社區地段,附近交通便利,各種設施齐全,新舊住宅林立,發展商容易掌握新盤單位開售水位。

 

從現時預期新盤單位售價,不難還原現時合理地價水位,她們較具信心下注拿地。從今財年發展商投地表現,不難想像她們只想購買市區或新市鎮成熟社區地段,取其交通方便,附近設施完備,未來銷情比較有把握。她們只會用合理市價下注,不會追價,務求降低投資風險和鎖定合適回報。


香港上市本地發展商股價不振
市民較注意地價和樓價下跌趨勢,通常忽略香港上市地產發展商股價變動。排除內房股股份大幅回落,不少本地大型地產發展商的上市股票價格已由高位回落1/3至1/2。股價回吐令公司市值大幅眨值,借貸比率升高,令到她們借貸不易,且要付出較高利率於銀行或债券商,大增她們經營成本,經營業務不易。這些因素迫使她們審慎補充土地儲備,減價求售新盤單位和盡量不添加新項目。


總括
综合來說,新盤單位供應量「先高後低」情形下,短期供應量仍然不低,發展商自然希望盡快把手中單位變成現金,既可減少未來企業經營成本和風險,也可盡快回收資金支付利息及其他支出。

 

如果像美國聯儲局預期,下次美國減息將在年中啟動,則香港按揭利率可能下半年出現調整,可望成為本地住宅樓市的轉折点,最少可以減慢樓價下跌幅度。美國新總統上場把世界經濟推向未知數,未來四年經濟起伏幅度放大,使到預測更難準確。

 

其實香港未來樓價已脱離長期上升的慣性,而會取決於本地利息變化及特區經濟復甦和中國經濟整體表现。何日確立利率持續下降軌跡,何日物業按揭利率低于物業回報率,何日住宅供求平衡,才是確定樓價止跌回稳日子。今天眾多地產和經濟界人士預期今年漲跌幅度率是「未免言之過早」,還是「摸着石頭過河」才是合算。今年貿然大舉物業投資是冒着不低風險,大家自己考量吧。


張宏業
香港测量師,英國皇家特許测量師,澳門房地產評估協會會員,香港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粤港澳大湾區數字產業協會副會長

 

上載日期:202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