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爲前提的自由;以及爲別人着想的善良。
生活可以忙忙碌碌隨大流,思想要偷偷摸摸求上進。
人間佛教的生活:《三輪體空》
壹‧三輪體空的定義
在人間生活,有許多因緣來成就我們,因此我們要以感恩惜福的心,與他人廣結善緣。
結緣之道,首在布施,因為布施隨時隨地都可以實行,即使自己一無所有,一個真摯的笑容,可以令人生起信心;一個隨手的幫忙,可以濟人困難危急;甚至與人為善、一句讚美、一瓣心香等等,都是殊勝的布施因緣。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由於布施能令眾生安樂,是最容易修習的法門,有如大地一樣,一切萬物都依之生長,所以六度、四攝都以布施波羅蜜為上首。
布施可分為 有相布施與 無相布施二種:
有相布施,指世間上一般人心希果報,執著人我的布施,所以又稱為世間布施;此種布施,只能得到有漏的人天福報,報盡又再墮落,所以不是究竟的布施。
無相布施則與有相布施相反,在布施時,能體達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當體皆空,而無所執著,因為能超越世間的有漏煩惱,所以稱為出世間布施。
又因為此三者有如車輪一般,能輾斷煩惱惑障,所以也稱為「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的布施,能使我們越過生死海,與眾生同登涅槃彼岸,因此稱為「布施波羅蜜」。
常瑯囈語
我的是文抄公,給朋友圈分享,不要個人簡介。
上載日期:202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