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三國橋孫周三家兩世緣

三國橋孫周三家兩世緣

 

公元210年,孫權在周瑜的喪禮上,看到一個年幼的女童,便對小喬說:“讓她給我做媳婦吧!”小喬吃驚地看著孫權:“我的女兒還小,怎能給你做媳婦?”孫權卻安撫道:“就這麼定下吧!”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的這首詩讓東漢末年的“二喬”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兩位美人。大小喬本姓“橋”,“喬”不過是后世尤其是《三國演義》的誤傳。
 
公元199年,揚州廬江郡的皖城被孫策攻下。城破后,橋公家有兩位傾國傾城的女兒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就這樣,大小喬這對絕色姐妹就成了孫策和周瑜的戰利品。
 
周瑜頗為得意地對孫策說:“在這個戰亂流離的年代,橋公二女能有你我這樣的丈夫,也是一件大幸事了!”
 
但是,大小喬這對姐妹自從遇見了這哥倆,也是挺命苦的。大喬剛到吳郡四個月,好日子還沒開始呢,26歲的孫策便因面頰中箭,最終重傷不治而亡,可憐的大喬就這樣成了寡婦。
 
相較于姐姐的不幸,小喬的幸福婚姻至少維持了十年。三國時期的CP如此多,唯有周瑜和小喬最為般配,郎才女貌,絕對是最佳組合。而且,即便周瑜早逝,小喬也有姐夫一家的庇佑。
 
孫策不僅是周瑜的主公,兩個人更是彼此信任的好兄弟,事業上齊頭并進的好伙伴。孫策過世前,將印綬交予了弟弟孫權,也意味著將軍國大權囑托給了他。
 
原本在外帶兵的周瑜連忙趕回來奔喪,當時,各項禮節很簡單,唯有周瑜以君臣禮節表達了對年僅18歲的孫權的支持。
 
孫權懂得投桃報李,在曹操通過官渡之戰大敗袁紹,責令孫權歸還人質入朝時,孫權只找到了周瑜密謀此事。孫權的母親更是告訴兒子:“公瑾只比你兄長小一個月,我向來把他當兒子般對待,你要記著,也要將他當作兄長般信任啊!”
 
孫權從此更加善待周瑜,一年賞賜給他的衣服便有上百件。而周瑜給予孫權的回饋便是赤壁之戰的大獲全勝,加強了孫氏政權在江東的地位。
 
遺憾的是,周瑜也跟好哥們孫策一樣短命。公元210年,36歲的周瑜身染重病而亡。聽聞周瑜病逝,悲痛的孫權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
 
不久,周瑜的靈柩送回吳郡,孫權不僅親自去迎接,還報銷了各項喪葬費用。孫權悲痛地對各位公卿說:“如果沒有公瑾,我又怎能當上皇帝?”
 
也就是在喪禮當天,孫權看到了周瑜的遺孀小喬,在小喬身邊跟著的正是年幼的女兒周徹。
 
看著周瑜的幼女,孫權有感而發,對小喬說道:“讓這孩子來我家做媳婦吧!”
小喬頓時一驚,連忙拒絕道:“小女尚且年幼!”
 
孫權意識到小喬誤會了,便解釋道:“我的長子與你的女兒年齡相仿,讓這孩子做我家媳婦剛好合適。”
 
小喬聽罷,這才舒了一口氣,同時,也對孫權十分感恩。此時孫權的一番話可是保住了小喬母女平安,要知道,小喬可不是嫁給周瑜的,她只是周瑜的妾室。因為有孫權的庇佑,她們母女有了依靠,也有了保障。
 
公元225年,孫權為17歲的長子孫登和周徹舉行了盛大的婚禮。這場婚禮有個環節是要順江而上迎娶王妃,孫權更是親自登上迎親的船,可見他對周瑜后代的重視。
 
自從周瑜過世后,覬覦小喬美貌的大有人在,想要續娶她的人更是踏破了門檻。但是,小喬心中始終難忘周瑜,甚至安家于周瑜墓葬附近,表明自己此生不嫁的志愿。
 
小喬深知周瑜對女兒的期望,便用十多年時間悉心教導周徹。待孫登迎娶周徹,掀開紅蓋頭時,瞬時就被這個楚楚動人的美麗女子所吸引。周徹兼有母親的美貌和父親的才華,婚后與孫登琴瑟和鳴,恩愛非常。
 
值得一提的是,孫權除了安排好小喬母女外,還讓周瑜的長子周循迎娶了自己的長女孫魯班,讓周瑜的二兒子迎娶了宗室女,可謂仁至義盡。巧的是,周徹和孫魯班的關系極好,兩個好姐妹親密無間,無話不談。
 
周徹雖然年輕,但是仁愛有胸懷,最大的期望就是丈夫能成為了一代明君。而孫登其人不僅謙和友善,又善于禮賢下士,夫妻倆可謂志向相投。
 
周徹常常提醒孫登要體恤人民,孫登每次外出都會注意不踐踏良田。孫登愛惜人才,能夠禮賢下士,與下屬毫無距離感。
 
有趣的是,孫登性格比較外向,為此他經常打趣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有一次,孫登突然對諸葛恪說:“我送你點馬糞吧!”諸葛恪則不慌不忙地說:“那我只能回太子點雞蛋了。”
 
一旁的孫權不明所以,不解地問諸葛恪:“他給你如此腌臜之物,你就回他雞蛋?”
諸葛恪則淡然地說:“這兩樣不都是同一個地方出來的嗎?”
 
孫權和孫登父子聽罷,立刻仰頭大笑。這就是孫登,擁有一顆有趣的靈魂,周徹嫁給他必然是遇到了良人。遺憾的是,孫登在33歲那年英年早逝,孫權每每提及這個兒子都淚流滿面,周徹的悲痛可想而知。
 
史書吝惜筆墨,不肯交代大小喬的結局,但是,這對絕世姐妹花卻為三足鼎立的時代留下了美麗的話題。她們無法主宰前半生的命運,便就化作傳奇,留待后世評說吧!
 
 

史美頤

空想、幻想多於理想。老差骨說,天下事,錢銀、女人而已,這裡只談男女事!

 

上載日期:202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