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嚐嚐。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
在生活中,原本什麼都沒有,只有誕生和死亡,而中間的都是你要強求的部分。
淨空法师又開示說:觀世音菩薩修耳根,耳是聞,他聞自性,自性之外的他不緣,專一。所以,他修的法門叫反聞自性。
《楞嚴經》上說,「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無上道是妙覺果位;換句話說,觀世音菩薩早就成佛了,不是普通人,妙覺位再來的。妙覺再來,永遠不失妙覺,也就是說,他永遠不曾起心動念過。為什麼?起心動念這個虛妄的境界沒有了。那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也度不了眾生,境界沒有了,你度什麼?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觀音菩薩真實慈悲,遍法界虛空界,剎土無量無邊,眾生無量無邊,哪個眾生有苦難他全知道,他化身去了,分身去了。自己的本身在阿彌陀佛講堂,坐在那裡聽經如如不動,神識從頭頂上出去,到哪裡去?
常瑯囈語
我的是文抄公,給朋友圈分享,不要個人簡介。
上載日期:202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