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專區

儒家道統與孔子思想

儒家道統與孔子思想

由學海書樓及康文署公共圖書館合辦的國學講座中,由高家裕教授主講的《儒家道統與孔子思想》在踏入甲辰龍年之後再與大家見面,繼續其第六講之講述。

 

本次第六講主題“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與往常一樣於星期五(2月16日)晚上6:00正至7:30舉行,各位有興趣及交流者,可於當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之間,致電2928 6055登記。講座地點在上海街251號油麻地公共圖書館,即榕樹頭公園毗鄰,(乘地鐡至油麻地地鐡站C出口最便捷)。

 

誠如大家所知,孔子及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簡單來講,就是一種充滿感情及善意的愛。但這“愛”可以對小範圍的家庭親友鄰里及宗族,放而大之可以對社會及國家、甚至普天之下的世人。但儒家稱之為“仁”的愛,與很多宗教或思想家所推崇的“博愛”與“兼愛”等很不相同。其為自近而遠及自親而疏、合乎人性與倫常之道的。且其涉及的包括政治上的目標及施政的準則﹔個人行為心態、人與人之間的圓滿關係,以至社會及主政者對弱勢社群之愛心及實際救助行動。

 

同時,作為一個主政者以至社會上的仁人君子,不可以不了解仁及心存仁的重要。若沒有"仁”的修為,則會正如孔子所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為甚麼?

 

孔子又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更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為甚麼孔子認為人人均必須及都可以為仁? 因為他認為“如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則只要您心存厭惡不仁者,其效果及意義是等同行仁一樣。同時,他更指出:對於行仁,“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可見孔子認為是人人皆可以行仁的。

 


 

組織者名稱: 學海書樓及康文署公共圖書館合辦

 

免費活動
講座
不限
2024-02-16 至 2024-02-16
6:00~7:30pm
油麻地公共圖書館(上海街251號)
粵語
沒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