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夕阳无限好」与「此情可待成追忆」

「夕阳无限好」与「此情可待成追忆」

我相信绝大部分成年人都晓得「夕阳无限好」的下一句是「只是近黄昏」,可是却又不知道这一名句的出处及其作者是谁。

 

李商隐肖像。(Wikimedia Commons)

李商隐肖像。(Wikimedia Commons)

  

最近出席了第四届腹有诗书──全港小学校际中国语文常识问答比赛的推广讲座,在港大听了一次何文匯教授讲诗格律、平仄的时候,他特別提到一首名为《乐游原》的诗,这是首五言绝诗,是晚唐李商隐的作品: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何教授特別想讲的是拗句(编按:近体诗中不合格律的句子),「登」字是绝佳的例子。除了平仄有拗句外,这首诗也可算是李商隐其中一首最得意之作。

 

看到夕阳 有感而发

乐游原是现今陜西西安市的市郊,那是晚唐的游览胜地,以看日落着名。诗作的意境是这样的:有一天傍晚,诗人感到有些烦闷,便驾马车登这个建于汉朝的草原,故称为古原。他看到那灿烂的夕阳把天空和大地照耀得无限美好!可惜的是美景不能长留,黄昏已近,太阳快就要下山了去,确实令人惋惜。

 

李商隐爱看夕阳,给予最高的评价「无限好」,惊为天人,赞歎造物者的神奇!「只是近黄昏」反映心情也不算太灰,只是对留不住时间光阴的惋惜。

 

诗人是有感而言的。他对夕阳的赞美和惋惜可说是人之常情,特別是老之将至的人,事业和家庭也许不似预期,既然已知岁月有限,对自己的一生的往事也许会有许多追忆和怀缅,就如薰妮的歌《每当变幻时》:怀愐过去常陶醉……..

 

 
 

李商隐 艺术成就高

本来,我也不太认识李商隐这位晚唐诗人,幸好有一好友在北大修读硕士时是硏究义山的诗,我便向他请教。他说李商隐是唐朝非常重要的诗人,学术界有「二李」、「二杜」之说,前者即李白和李商隐,后者就是杜甫和杜牧。

 

李商隐是晚唐的诗人,25岁便中进士,但仕运不佳,大部分时间在藩镇幕府中任幕僚,不及50岁便辞世。虽然他在政治上失意,但擅长律诗和绝句,作品富于文釆,情致婉曲,构思精密,佳作甚多,而且风格独特,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无论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或律诗都很出色,如以下两首七绝: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七绝流露出诗人的怅惘和失意心态,取材特別,耐人寻味。

另外一首七绝《瑶池》是讽刺唐期好几位皇帝因吃丹药而送了命。他用了一段神话的典故,写周穆王曾到崑崙山遇见西王母,两人有三年之约:

《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裏,穆王何事不重来。

 

至于七律,《锦瑟》当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很感人的律诗。诗人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间流转,声誉受损,及后妻子病逝,对他造成很大的大击,故作品的意境和感情別树一格,不易理解,纯要靠读者的感受。这首诗究竟是哀亡妻还是自况,仍莫衷一是,因为作品隐晦,正是他的「隐」风所在: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盛唐有李白,晚唐有李商隐,二李的风格大异,李白豪放,商隐沉郁,不就正是唐朝不同时期的写照吗?

作者:陈家伟
陈博士为新界妇孺会梁省德学校校长,曾任优才(杨殷有娣)书院小学部校长,德萃教育机搆幼、小、中教育总监。先后出版各类书籍共12种,也在不同媒体发表文章及主持文教节目。
 
原文刊登在灼见名家网站: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夕阳无限好」与「此情可待成追忆」/

 
上载日期:20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