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日志

art5135652472

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清雍正粉彩瓷的风格特色

清雍正皇帝在位十多年,国内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稳定,为中国瓷器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粉彩瓷原创于康熙,是在五彩和珐琅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发展渐趋成熟,烧出来的瓷器品质颇高,可惜纹色图案较为单调胎体粗糙,未能尽善尽美! 雍正皇帝日理万机,是出名的工作狂,但他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高,对瓷器发展特別关心,要求作品清丽典雅脱俗,粉彩瓷器在他的指导下发展,创一代之奇,为后世收藏家所津津乐道。 粉彩又称软彩,是釉上彩的一种,先在高温烧成的白...

06442f64e9b4461f9cb1ddfc907c286e

巧剜明月染春水──论古董瓷器的审美及欣赏准则

瓷器(China)是中国人通行世界的名片,几百年来通过贸易远销欧美,令欧洲皇室贵族趋之若鹜! 中国制造为什么那样受欢迎呢?古董瓷器之美为何?瓷器美如何欣赏?相信很多人不是很了解! 据我所知,很多朋友都有我这个经验。当我们去到博物馆见到林林总总的瓷器,都不知道怎样欣赏,只是传言它们的价值很高。 但器物怎么样才算美呢?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 很多时都是摸不着头脑!笔者认为欣赏美物,是需要学习和有准则的。 当我们对古董瓷器有较多认识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判断什么是...

003_1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中华古琴的雅韵和弘扬

2000、3000年来,古琴一直为「四艺之首」。 贵族、士大夫、文人雅士普遍认为,掌握琴棋书画是品格修行的重要元素。 弹琴唱歌被誉为琴道,地位崇高。但时移世易,歷史转折,琴道因而渐渐衰落,现在国人懂得古琴的已经愈来愈少了。还好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古琴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国古琴復兴发展打下强心针。 20年下来,学习古琴的人渐多,希望这一个趋势能够持续发展! 古琴设计 蕴含深意 班固说「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 」 古琴是贵族、文人、士...

Croppedimage0-928x570

古董收藏家的缘和份

作为古董瓷器收藏爱好者,我想谈谈古董文物和人之间的缘份,相信大家也有共鸣。 什么叫做缘份呢? 「缘」就是遇见,有机会见到,然后就各有各的方向;「份」就是志趣相投,通过万有引力产生化学反应而结合。因此,遇见只是缘,因为之后互不相干;而见到之后,几经艰苦深入了解,喜悦的聚在一起,这境界就是「份」。 作为一个收藏家,你和古董有缘份吗? 我们常说:命裏有时终须有,命裏无时莫强求。若你的时辰八字有物缘,你就会收到珍贵的收藏品。在命运的主持之下,我们就赢在起跑缐! ...

249708_medium

空余关陇恨,因此代相思──中国琵琶的歷史流变和凄美故事

琵琶是中国人熟悉和喜爱的乐器,由于表现能力强,节奏明快, 所以无论独奏、合奏或者乐团演奏都可以! 外传的琵琶 我们有所不知,琵琶是外来传入的。 据考证,琵琶约有2000年歷史。一般相信是东汉时期,欧亚商旅从波斯,沿着丝绸之路,途经新疆传入中国长安。这乐器就是人称的「曲项琵琶」,四弦四柱,梨型的。 当时中国本土也有「直项琵琶」(秦琵琶),与东晋阮咸所用的「阮」差不多,但阮身型是圆形的,有长长的颈,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四弦打横,用拨子弹奏的。 琵琶这...

de6585e92a40441d85568757700797e7 (1)

舞蝶迷香径 翩翩逐晩风──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和汝官窑瓷器

中国歷史上着名的帝王艺术家有两位,其一是南唐李后主、「词圣」李煜,通音律、舞蹈艺、术。他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成为千古绝唱! 另一位便是今天介绍的宋徽宗赵佶(1082-1135),北宋第8任皇帝, 琴棋书画,艺术成就卓尔不群,足为后世典范。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徽宗18岁 (1100年)继位,年号大观,后改政和,一生波澜起伏。45岁靖康之难被金兵俘虏,妻离子散,54岁客死异乡,逝于黑龙江五国城。 赵佶,这位风流倜傥,温文儒雅,酷爱艺术,一生笙歌宴舞,诗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