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香港粵劇的歷史和傳承──寫在名伶白雪仙生日前

香港粵劇的歷史和傳承──寫在名伶白雪仙生日前

每年陽曆5月19日對粵劇愛好者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和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天是德高望重的粵劇名伶白雪仙 (原名陳淑良)生日,過去多年慶祝活動熱烈氣氛還歷歷在目,我想今年也不例外。當天定當冠蓋雲集,相熟的明星歌星和知名人士都會拜訪跑馬地仙姐的家,表達敬意和親切祝賀!

 

在此預祝仙姐生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白雪仙是誰?

白雪仙成名於上世紀40年代。

仙姐歌聲清澈嘹亮,感情豐富,婉轉動人。二戰之後,香港還是一個小小轉口貿易港,工商業還在萌芽。無綫電視還未開播,一般人生活比較平淡,工餘唯一娛樂就是打開收音機,聽聽粵曲或者廣播故事。

 

吾生也晚,由於媽媽喜歡粵劇,耳濡目染之下對香港這傳統藝術有少少認識,愈來愈喜歡。記得當年家裏都有任白戲寶唱片,包括《帝女花》、《再世紅梅記》、「牡丹亭之驚夢」,對兩位大老倌唱腔非常喜歡。

 

1967年無綫電視開台,更看到好多任劍輝、白雪仙主演的戲曲,對他們的表演藝術甚為欣賞。

 

「白雪仙」是一個藝名,由3個人組成,「白」即父親白駒榮、「雪」是唐雪卿、「仙」代表薛覺先。中學時期她在聖保祿書院讀書,由於鍾愛粵劇,所以中途輟學拜師學藝,很快就升上做「二幫花旦」(編按:第二女主角)。

 

16歲的時候,她在澳門認識當時已非常有名氣的任劍輝,兩人相見甚歡。任姐獨具慧眼,覺得她是可造之才,不久便邀請同台演出。拍檔演出愈來愈多,繼而被合稱「任白」!

 

 

任白個性 獨特互補

仙姐性格硬朗,有點男子氣,間中刁蠻任性,也比較嚴肅,對藝術表演要求高,有使命感。為了提高粵劇藝術成就,編曲、填詞、演唱、燈光、服裝、舞台布置,各方面都要求達專業水準。她認為曲詞典雅、故事合理、言之有物,否則難登大雅之堂,這樣的堅持對提高粵劇質量,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

 

講起仙姐,當然不能不提她的最佳拍檔──任劍輝。原名任麗初的她比白雪仙長15歲,是著名的文武生,扮演書生起來非常瀟灑!兩人合作無間,多年同台演出,後來任劍輝離婚了,兩個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期間有好多逸事。

 

譬如任劍輝為人比較闊落大方,什麼事情都不管,柴米油鹽的價錢也不關心,基本上家居經營管理都是白雪仙一手包辦。工作之餘,又非喜愛旅遊,行程安排、坐什麼飛機、帶什麼行李,任姐都是隨遇而安,跟着走就是。

 

這樣生活一眨眼就是幾十年,直到1989年,任姐因為癌症與世長辭。

 

 

粵劇鐵三角

任白對粵劇最大貢獻,莫過於她們於1956年成立仙鳳鳴劇團,任劍輝做文武生,白雪仙當正印花旦。此外還有梁醒波和靚次伯。

 

劇本由當時很有名氣的創作人唐滌生擔當。唐先生師承「南海十三郎」,多才多藝,文筆流暢,文字典雅,善於配合曲詞,說故事來起承轉合,人物性格突出!40、50年代是唐滌生創作的高峰期,曾創作400多部粵劇。可惜天妒英才,他於1959年腦充血逝世,享年42歲。這個「粵劇鐵三角」合作無間,首首名曲實在令我們非常懷念。

 

大家有所不知,原來陳寶珠都是任白的學生。陳寶珠身材高挑,女扮男裝,扮相俊俏,英氣颯颯,表現瀟灑,歌藝精湛,令人回味。前述白雪仙對藝術要求高,學生對她也心存敬畏,我們可以從雛鳳鳴劇團的幾位台柱,如龍劍笙、梅雪詩的回憶中略知一二。

 

所謂名師出高徒,沒有師父的嚴格指導和要求,粵劇藝術提升又怎能辦得到?

 

記憶裏,任白最後一次同台演出,是在1972年的「六一八雨災」籌款節目,由無綫電視舉辦。當年仙姐帶病演出,歌聲悅耳。這個世紀的任白同框,至今還令人回味,津津樂道。

 

香港現今社會經濟發達,消閒娛樂途徑非常之多,粵曲已不是主要的娛樂種類。但作為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傳承粵劇,我覺得要從年輕人入手,給多些機會他們學習。

希望政府及相關文化社團,如八和會館能夠多推廣粵劇。

 

近年香港中文大學和演藝學院都有粵劇相關的課程,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去了解和學習。

人生七十古來稀。

 

我們的偶像今年已經95歲,老前輩大半個世紀都為粵劇不斷作出貢獻,希望白雪仙能夠繼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作為她的一個忠實影迷,請容許我在此向她說聲「生日快樂」,給予最誠懇的祝福吧!

 

作者:李大齊
香港大學經濟系畢業,歷任國際保險公司大中華區責任險主管。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喜愛收藏,熱心推動年輕人認識中國傳統文化、音樂和藝術。


原文刊登在灼見名家網站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香港粵劇的歷史和傳承──寫在名伶白雪仙生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