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日誌

穀雨

穀雨(癸卯年辰月初一)

棉農把穀下節作為棉花播種指標,謂「要得棉,穀雨前」。在山東、陝西一帶,是日人家貼慶蠍符於壁,認為可除毒蟲,符上書咒曰:「穀雨日,穀要晨,奏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三巡,道竭千里化為塵。」湖南等地區穀雨前茶農採茶,細者如雀舌,為「雨前茶」。 還記得祖父生前長期喝的老六安茶,是以安徽霍山、黃山祁門楮葉種為主要原料,加工程序繁雜的老茶。從初制到精制,一共要經歷14道傳統工序,歷時長達半年之久。有兩個節氣至關重要。即俗語所說的:「穀雨採、金秋露。」在穀雨前後,採摘標準為一...

清明

清明(癸卯年潤二月十五日)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冬至後的106日。《曆書》:「春分後15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逢寒末春生,萬物復蘇之時,正可表示對祖先的崇敬。 《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圖源:大道 清明日,當太陽到達黃經十五度時,春回大地,草木繁茂,空氣清新,景色明麗,萬物欣欣向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節·····&...

驚蟄

驚蟄(癸卯年二月十五)

今天是驚蟄,是一年中第三個節氣,九九盡的日子。 古人有云:「九九盡,春已歸。」 從去年冬至開始,每九天稱作一九,待到九九八十一天後,春天就會如約而至。 「驚蟄」圖源:大道 每年的陽曆三月五日或六日,當地球到達太陽黃經三四五度的時候,就是屬於「驚蟄」的節氣,是非常重要的日子。農曆2月建卯,律呂為「夾鐘」,卦象內為乾卦,外是震卦為雷,雷天大壯是2月,大陸風箏可以飛起來了。 去年底立冬以後,青蛙蟲蛇口里含一團泥巴,鑽伏到地下,不食不動的冬眠,是...

雨水

雨水(癸卯正月二十九日)

兔年第二個節氣是「雨水」。 立氣之天,多為陽曆二月十八日的前後。地球在此時到達太陽黃經三百三十度。《月令七十二候習解》中有述「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故而,雨水有兩層意思:一指天氣回暖,降雨量開始增加;二指降水形式,由降雪過渡至降雨。所以,雨水不僅代表降雨的開始,也表明了雨量開始增多。 「雨水灑雙兔」圖源:大道 古代時,中國把雨水分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

立春

立春

「一年之計在於春」。 立春,是癸卯(兔)年的第一天,是今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春」是蠢動,立春一詞代表著春天開始,萬物復甦,大地回春的意思。《左傳》提及「立春為啟,立冬為開」,這「啟」字正是開啟一年之始的意思,當中蘊含著無限的生機。中國既以農立國,春季對於農民來說意義重大,是一年農事之始,故古人對立春很重視。 「立春:三兔共耳」 圖源:大道 每年西曆二月四日前後,當地球到達太陽黃經三一五度時,就是立春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大寒

大寒

虎年全年及這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於每年的陽曆一月二十日前後,斗指癸,地球到達太陽黃經三百度,這正是大寒日子,而大寒亦是橫跨新舊之年的節氣。大寒與小寒,從文字上的解釋,大寒應該比小寒還要寒冷,但中國古代人民歷年對節氣的觀察中,得悉全年最寒冷的日子為「三九之天」,即冬至逢壬日為起點後的二十七天。雖然三九之天恰巧正在小寒節氣之內,但亦非常接近大寒節氣,是故理論上小寒跟大寒相差無幾,坊間更有「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說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