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日志

我国古董文物收藏的现象和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靠着自身智慧创造出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文明的见证,其中赫赫有名的包括商周青铜器、汉唐陶瓷、书画艺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更是名扬天下,元明清青花瓷蔚为大观,为世人所景仰。 中国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保存绝不容易,古董文物作为时代的见证,並不是每个人都会珍惜。特別是过去100年政治转变频繁,人民生活困苦令到我们怀疑,甚或质疑古老传统文化制造落后,欲除之而后快。 虽然如今国家拨乱反正,但珍贵文物还是损失...

收藏投资和投资收藏的属性与分別
好多不同种类的歷史文物都能够是收藏品,我国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歷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结晶,浩如烟海,自古以来都是收藏家追求对象;譬如着名的宋代五大名窑和各种青花瓷器!这些艺术品都是古代人民创造力的见证,有着崇高的艺术成就! 作为一个入门收藏家,我们应该抱着怎样态度来收藏呢? 这是值得探究的。 收藏初心和目的是什么呢? 收藏有什么价值和乐趣? 日后出让的时候能赚钱吗? 这些疑虑都是收藏群体所关心的, 就让我娓娓道来为大家介绍分析! 收藏是为了自己的娱乐 ...

古董市场买卖的行规——买东西走漏眼能反悔吗?
我国古董收藏歷史悠久,大约有一千多年。 早期都是收藏青铜器,碑帖和书画,后来扩展到玉器和瓷器。 古董买卖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发展出很多行规,有些令我们大惑不解,我们做买卖的时候都要遵守,不遵守规则小则会被人耻笑,严重的可能受到行业的制裁,令人得不偿失! 最重要行业规则是:货物出门永不退换,无论是什么原因。就算东西不对、不到代或者有瑕疵都不能退钱。当然还有其他的潜规则,有机会我们可以慢慢细说。 现今商业发达,法律比较健全,还存在这些潜规则合理吗?我们...

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挑战
我国有着悠长的歷史,所谓「五千年文化,三千年道统」,艺术文化源远流长,蜚声国际。自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足,参与收藏古董文物艺术的人愈来愈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接近8000万收藏爱好者。香港虽是弹丸之地,粗略估计也有40至50万人,不可谓不多。 一名普通的爱好者,经过十年八载努力,肯定积累愈来愈多的收藏物品,但是缺少买卖方法,令收藏者甚为困扰,如资金流转困难。 随着新科技发展,譬如区块链技术,许多新型金融产品面世。艺术和金融也变得好像一对孪...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记国宝级艺术大师黄永玉先生
我国殿堂级艺术大师黄永玉先生于2023年6月13日走了,喜欢他的朋友都有点突然,虽然知道他年事已高,健康一般,近日接受访问都躺在梳化上,但听到这个消息都有点伤感,祝愿他能够早登极乐。 无师自通 造诣高深 黄永玉,原名黄永裕,生于1924年8月9日,湖南湘西人,属于土家族,曾用笔名「黄牛」、「牛夫子」发表作品。 他幼年家贫,生活清苦,13岁到厦门集美学村求学。因为抗战辍学,只读两年就去了上海,沒有完成正规教育,名字是表叔──着名文学家沈从文──改的。 黄永玉天资聪颖...

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创作过程和特色
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18岁时期的作品,表现江山千里,气度恢宏,被誉为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齐名。 存世画作只有一幅便能够清史留名,真是后生可畏。本文就让笔者和大家分享这幅被誉为神品的国宝中的国宝的创作过程和特色吧。 徽宗亲自指导 技巧突飞勐进 王希孟 (1096-1119)生于宋徽宗正和年间,自小天资聪明,有很高创作天份,13、14岁就进入国家书画院,青葱岁月不留人,可能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就被扔入大内禁中文书库,做一个文书管理职员。 虽然如此,人生起伏,但...